太和医院:巧施妙术保留子宫,解决女性盆底困扰

时间:2025-05-22 10:42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君龙 通讯员 贺宇彤)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影响女性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常见病症之一。近日,64岁的刘女士便深受其扰,该疾病不仅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还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让她陷入了深深的困扰。

Still1201_00000

刘女士曾在2021年因盆底问题于医院接受过手术治疗。然而,不久前,她又出现了子宫脱垂的情况,这使她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刘女士表示:“子宫下垂后,走路时经常感到不适,摩擦地有些疼痛,下腹部也有点微微的疼,这种身体上的不适让我的心情也变得不舒畅,于是我就再次来到医院进行检查。”

经过医院检查,医生建议刘女士进行子宫切除手术。尽管刘女士已经停经十余年,但一想到子宫切除意味着较大的身体创伤,且在心理上也难以接受,于是她来到了十堰市太和医院妇产中心寻求其他治疗方案。

十堰市太和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黄润强对刘女士进行了详细检查,进一步确诊其为子宫2度脱垂。当刘女士用力憋气时,子宫会向外突出,宫颈完全脱至阴道口外。不过,2021年她在外院手术后,阴道前后壁恢复情况良好,并无明显下突。

针对此类疾病,传统治疗方法多为切除子宫,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今为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经医生全面检查与评估,发现刘女士的子宫出现萎缩,但宫颈、内膜等部位情况良好,未发现明显病变。因此,医生建议她进行保留子宫的腹腔镜下子宫悬吊术。

黄润强介绍:“我们与患者充分沟通后,患者同意了我们的治疗方案。在完善了手术相关检查之后,我们顺利为她实施了腹腔镜下子宫悬吊术,利用网片将子宫悬吊在骨盆的双侧髂耻韧带处。”

微信图片_20250522103911_副本

手术时长约为四十分钟,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良好。术后第二天,刘女士便能正常下床活动,大小便及饮食均未受到影响。经过 3 至 4 天的恢复期,刘女士即将出院。她表示:“术后,脱垂的包块不再产生摩擦,身体恢复舒适,我的心情也变得舒畅。”

子宫脱垂主要是由于盆底肌肉、筋膜、韧带松弛、老化等原因导致子宫从正常位置向下移位,在绝经后的女性中较为常见。这主要与年轻时生育对盆底组织造成的损伤以及绝经后体内激素缺乏有关。随着年龄增长,盆底的肌肉、筋膜、韧带等组织逐渐松弛老化,子宫脱垂症状会逐渐加重,不仅会引起会阴部疼痛,还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对于中老年女性,若感觉阴道有下坠感或发现有肿块突出,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盆底器官脱垂。检查时,医生会评估脱垂的严重程度。一般来说,轻中度的盆底器官脱垂推荐以保守治疗为主,如盆底电生理治疗、盆底电生物反馈、激光治疗和射频治疗等;而对于中、重度的盆底器官脱垂,则倾向于采取手术治疗。

十堰市太和医院妇产科在张春莲主任的带领下,已开展盆底器官脱垂治疗相关技术十余年,每年手术治疗例数达两三百例。目前,医院能够开展一系列手术治疗,包括传统的阴道前后壁修补加子宫切除手术,以及腹腔镜下借助生物网片的骶前固定手术、侧腹壁悬吊术、髂耻韧带悬吊术、阴道全层紧固术和全盆底重建术等。

在决定是否保留子宫方面,医院会根据患者的子宫颈、子宫内膜以及子宫肌层本身是否存在病变进行综合判断。如果高龄女性的子宫呈现萎缩状态,但经过评估,其子宫颈和子宫内膜未发生病变,医院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子宫,从而维持身体器官的完整性,同时降低对盆底组织的进一步伤害。

编辑:林静娴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