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与世情

时间:2024-02-29 18:28 来源:十堰周刊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2021-26-喻斌

作者 喻斌(汉江师范学院教授)

春节期间,我一家老小自驾,朝西南方向转了一圈。可能在家关的时间长了,对窗外大千世界了解少了,乍一面世,竟有些“桃源中人”的感觉。最让我颇感新奇的是人们服饰上的变化。新春佳节,人们华服新装本属正常,可令我惊奇的并不在衣着的用料、色彩,而是种种新奇的样式让我大开了眼界。

正月初五,我到了贵阳市著名景区青岩古镇,这里主打少数民族风,镇上商铺栉列,基本上是服装、工艺品、食品几大类。大街小巷人头攒动,接踵摩肩,有趣的是,早些年旅游者只给孩子租一套民族服装拍照的现象,演变成大批游客或购或租上一套花花绿绿的衣帽,招摇过市、自赏过瘾的奇观。起先我揣测可能是景区工作人员着装为渲染特色、烘托气氛,但又见这些人或背双肩包、或提拉杆箱,行色匆匆。还有白发手杖客也身穿彩装,头上闪闪摇摇,全身叮叮当当,不像本地人。我和几位东北口音的老哥姐们攀谈,他们哈哈大笑,说是心里高兴,图一乐罢了。正所谓聊发少年狂,再温青春梦。我明白了,促使大家能这样放飞自我,并不仅是腰包鼓鼓的支撑,主要是心情使然,亮丽的服装显示出的是愉悦的心情。

除了西南一些景区的民族服装大汇展,从省城都市到边寨海岛,不管是五星级大酒店还是竹篱茅舍的民宿,早些年还寥若晨星、偶尔闪现的汉服,现已成燎原之势,遍地开花了。妙龄少女自然还是主角,“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的姑娘们大大方方,在我们身边穿梭往来。中老年男性也多有热衷此道者,许多耄耋老者,银发长须,红绸外套上金线蟠龙、福寿团花图案似张张笑脸,洋溢着一身喜气。人们对此早已司空见惯,让人仿佛觉得是穿越到了大唐盛世。

前几天刷到年前一著名景区的广告,说在春节期间只要身穿汉服,免购门票。这当然是一种商业运作,以此吸引游客,提升人气。可惜广告里对“汉服”没有明确标准,我担心执行时会产生歧义。大家心知肚明,商业上的“汉服”,大概指有别于人们的日常服装,传统样式,古典风格。约定俗成的标准是男装为对襟布扣,女装为广袖长带。笔者孤陋寡闻,不知当今服装制造业和服装学院教科书有无严格定义。假如有人钻牛角尖,死抬杠,问这“汉服”是汉族服装还是汉代服装,该如何回答?大概率会认为是汉民族服装。问题又来了,长袍马褂算不算?瓜皮帽、包头巾算不算?四兜立领的中山装算不算?民国风的学生装算不算?当然不大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这是瞎操心,只是想由此引出对服饰的思考,服饰衣冠在今天、在古代都有很多话题可供讨论探究。好比说为什么这几年汉服突然走红,是经济因素还是政治因素?复古型的服装以唐宋时代为依据,怎么不去搞顶戴花翎马蹄袖的清代样式?是审美倾向还是对盛衰的好恶?之所以有这么些话由,源于服装潜在的人文内涵和社会功能。

早在人类茹毛饮血时代,人与兽的区别并不大,人猿揖别后,人类最直接的变化是身上添了衣饰。一些描绘远古人类生活状态的图画、雕塑作品中,但凡现代人认为不便显露的部位,都会替他们遮挡起来。或是腰间围一兽皮,或是胸前挂一串草叶,好象人类最初的文明行为便是遮羞,这恐怕是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衣物的出现,一定不是为了雅观,从生存需要上去推理,肯定是为了御寒和保护不受损伤,容易损伤的部位重点防护,一定与羞耻无关。

进入文明社会后,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等意识形态也陆续形成了,人们在衣饰上不断开发、注入人文因子,有些要求并通过法规制度固定下来,终于发展成为独特的服饰文化。这不仅是文明进程的标志,同时也是文明进程的结果。如《礼记》中多处提到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下的着装要求,把穿戴上升到遵纪守法的高度。执政者搞这一套繁琐的穿衣戴帽条例,说穿了着眼的是当时的物质基础,防止普通百姓与他们分享优质生活资料。在还没有种植棉花的先秦时期,纺织原材料只有丝、麻两大类。丝织品舒适、稀缺,麻织品粗糙较多产,于是规定贵族才允许穿丝织衣物。孟子设想的理想社会是“五十可以衣帛矣”,普通人如有幸活到五十岁,就有资格穿一件帛衣了。所以老百姓又被称为“布衣”。

冠是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对冠格外重视。一是因为古人蓄发,长发需收拢;二是脑袋是制高点,第一印象由此而出,不能草率处理。所以就有了冠、弁、冕、帽、帻、巾等各类束发之物。冕旒是帝王的专利品,冠弁多为皮制品,成本较高,所以不许百姓染指。《释名》说“士冠,庶人巾”,庶人只能用一块布包住头。《玉篇》说:“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后人著之于头。”原来是让劳力者用擦汗的布巾来包头,一物二用,真是煞费苦心。秦代尚黑,百姓用黑色头巾,所以又称“黔首”。汉代可用植物汁液染出青色,所以百姓又叫“苍头”。士大夫对头上的冠很是重视,镶美玉、嵌珍珠、垂缨络、插羽毛,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这荣誉和地位的象征。孔子的弟子子路与人拼杀,就是为了捡掉在地上的帽子而丢了性命,死前还申明:“君子死,冠不免。”《史记》载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大笑失态忘形,把帽带弄断,出了洋相,竟被写进了历史。

穿体面的服装,戴一顶合礼合规的帽子,基本上属于“士”这个阶层了,于是就有了“衣冠”这个词。穿戴都豪华叫“冠冕堂皇”,北方士族南迁叫“衣冠南渡”,达官贵人聚会叫“衣冠云集”,装腔作势叫“沐猴而冠”,伪善而丑恶叫“衣冠禽兽”。“衣冠”成了一个符号,成了士族的代名词。

汉唐到宋,经济发展了服装也多样化了,但衣分贵贱的原则没变,人们仍然可从衣着上分出贵族和平民。《史记》说原宪“终年空室蓬户,褐衣蔬食”。褐衣,这种棕黄色粗服就是穷人衣着的统称和标配。《诗经》中有“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杜诗中有“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有些人不是置办不起美服,而是礼制不允许。从汉到宋读书人一旦获得官职或科举高中,即刻就可以换衣服了。人们把这一转变叫“释褐”,甩了短袄,进入“衣马自轻肥”的行列,从此从青衫可以一直奋斗到紫袍。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人们虽然自耕而食,自织而衣,但想有啥穿啥,想啥穿啥却是行不通的。

从今天的考古成果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汉民族服装的发展脉络,让人想不到的是,前后严丝合缝的连裆裤却出现得较晚,直到东汉,人们还穿的是开裆裤。如长沙马王堆汉墓的主人辛追夫人,身份不低,入殓时也没穿上连裆裤。大量的实物和画图表明,当时人们的下衣,只是两只裤腿的上部开口,露出前后裆,遮羞的任务由上衣来完成。上衣称“裾”,前襟为左右两片,一长一短。长的一片盖往短的一片,然后在身上缠绕一圈,再用腰带束住,安全的程度取决于裾襟的长短。女性下身多为裙,或以长裾深衣掩之。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古人视箕踞的坐姿为极不雅观。试想,两人面对面席地而坐,没穿内裤而叉开双腿,该有多粗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犊鼻裈应运而生。所谓犊鼻裈,就是一条遮羞布,六尺左右,在腰上缠一圈,再从胯下兜一圈,到后腰处打结,呈丁字状,又象牛的鼻孔,故称犊鼻裈。今天日本相扑运动的兜裆布“六尺裈”,就是汉代的犊鼻裈。其实就是一简易三角裤头,适于内而不宜外。西汉时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其父恼怒而断其供给。没有经济来源的夫妻俩专门在岳父门前开个酒店,卓文君跑堂当招待,司马相如在垆前洗盘子。一条犊鼻裈,两条白大腿,晃得老岳父无脸见人,只好拿一笔钱作嫁妆,打发他俩滚远点。可见犊鼻裈果然有一定的杀伤力。

从裤的发展来看,古人是非常重视隐私的,不该露的就得包住。这衣服首要功能是保暖,其次是遮羞,最后才是审美。至于分别贵贱,则是其社会功能。在这一点上,又能衍生出许多现象来。

衣冠制度的出发点是维护等级秩序,是以限制个人自由来强化统治权威,于是也就有了否定和逾越。尝试禁忌可能带来灭顶之灾,但能穿而不穿或少穿,阻力就小多了。如竹林七贤的嵇康,他辞官的理由一是早上起不来床,二是官服扎得太紧,不能随意挠痒痒。多少人眼红的乌纱帽,他却视为烫手的山芋。喜自由性散淡的人很多,突破陈规的方式也不少,岸帻就较普遍。礼制要求,帻用于压发定冠,将长发挽起,以帻巾覆额,戴上冠后,方正严肃。可包头戴帽,想必不太舒服。胆大的人干脆扯掉这块布,或帽子也不要了,让头发飘散开,这象征放荡不羁,没点胆量是不敢干的。谢尚“酣饮于桓子野家,脱帻著帽”,肯定轰动,要不怎会写入《世说新语》。杜甫就十分惊叹张旭的“脱帽露顶王公前”,李白也表示自己要“明朝散发弄扁舟”。古时,脱帽散发就相当于今天光着膀子串大街,有点惊世骇俗。

鹤氅,法外的顶级时装。《世说新语》记王恭雪天外出,“乘高舆,披鹤氅裘”,路人见了赞其“真神仙中人”。两晋名士们爱这样耍酷,仙鹤羽毛织就的披风,肯定比官服夺目。

披鹤氅当然还要配上羽扇纶巾,要弹琴弈棋,饮酒吟啸,标准的魏晋风度。他们的前辈东吴周郎就爱这一套,后来写戏文、小说,都挪到诸葛亮身上了,鹤氅便也给打上了道家的印记。将岸帻、鹤氅联系起来考虑,就看出了服装上的反礼教倾向。去束缚、彰个性,后世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这一追求。袒胸露怀是一种极端,如猪八戒、鲁智深、李逵等人的造型。隐士们没有置办鹤氅的经济实力,就代之以蓑衣,垂钓江湖“一蓑烟雨任平生”。近代人搞出来一个斗篷,本是挡风寒的,有人却用来抖威风,民国时的一些风云人物就喜欢手持绿玉杖,身披黑斗篷。现代社会玩不成这些了,有人迷上了披外套,故意扣子不扣,两袖空垂,摇摇摆摆,自感潇洒。现男士多不戴帽子,心思花到了发型上,而女士顶起了帽子的大半个天。

纵观当今人们衣冠穿戴上的百花齐放,体现出的是民族的自信、时代的自信,以及个人魅力的自信。在令人欣喜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隐忧,求异走向了求怪、求开放走向了求开禁。内衣外穿的,大尺度露光的,无节制节省布料的,为大众所侧目,这恐怕不能全怪大众保守吧。满世界的汉服,将服装艺术之花点缀于生活中,人们都乐见之,可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如出现在某些工作岗位上,怕是有碍观瞻。T型台上的走秀,毕竟不能全搬到大马路上。

愿服装工作者、艺术家们,多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与时俱进,为人民绘制美丽,创造和谐。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