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梦琳
这是一组让人心惊的数字:在全球,成人牙周病的患病率高达80%以上,中国30岁以上成年人患牙周炎的比例占90%,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几乎只有一人的牙周没有炎症。
也因此,牙周病被称为牙齿的“无形杀手”,对人类口腔健康的影响可谓是“温水煮青蛙”:一开始可能是口气问题,到后来刷牙轻微出血、再到咀嚼无力、牙周肿痛,最终可导致牙龈退缩、牙齿松动、脱落等严重后果,成为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
29岁的包某一开始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牙龈退缩,差点让她变成了“无牙女”。一年前,她就发现上前牙龈退缩,稍稍一笑,便露出一块缺失的猩红牙龈,让人触目惊心,被人问得多了,她便不再开口说话,笑容也少了很多。
随着牙龈退缩,牙齿也越来越敏感,包某下决心要改变,多方打听后,她来到太和医院牙周黏膜病科门诊,副主任医师刘得玺接诊了她。经过仔细检查,刘得玺发现,患者全口牙龈红肿充血,牙结石+++,探诊出血,牙周袋约4-7mm,牙龈退缩约3-8mm,其中12牙牙龈退缩约8mm,松动约Ⅲ度,诊断为牙周炎Ⅳ期C级,根据Miller分类标准,属于Ⅲ类牙龈退缩。
这种重度牙周炎是需要拔除Ⅲ度松动的牙,但考虑到患者还年轻,有强烈的保留意愿,刘得玺带领团队为包某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第一步行牙周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和根面平整术;第二步行牙周手术治疗,包括牙周翻瓣术、牙周骨修整术和植骨术,经过这一系列的牙周治疗,患者的牙周炎得到了有效控制,患者口气没有了,刷牙出血也好了。第三步是针对于12牙采用牙周翻瓣术,同时做牙龈组织移植术修补缺失的牙龈,还又进行松牙固定。多管齐下,对技术是很大的考验。术后十天拆线,触目惊心的伤口不见了,粉色的新肉长了起来,伤口也不疼了。
这样的病人几乎每天都有不少,而在太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牙周黏膜病科,对此有着丰富的经验。经过多年发展,牙周黏膜病科在完善的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于各种牙周手术,包括牙龈切除术、牙周翻瓣术、植骨术、膜龈手术、牙冠延长术、牙种植术以及牙周组织再生术等已有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在救治的过程中,还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制定周密的系统化的个性治疗计划,挽救了大量以前无法保留的天然牙。
此外,牙周黏膜病科与其他科室的合作密切,强调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如修复前的牙周治疗,牙周牙髓联合治疗、牙周病的正畸治疗及正畸相关的牙周手术治疗等,是其他科室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
特色技术:牙周序列治疗
学科带头人:刘得玺 硕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牙周病常见疾病的诊疗,开展各种类型牙周手术,如牙周组织再生术、植骨术、膜龈手术及牙周外科整形手术、牙周炎患者的牙种植术、辅助正畸治疗的牙周手术等,率先在十堰市开展膜龈手术及牙周炎的序列治疗。
编辑:陈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