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郭菲
正月初五,儿子的小玩伴沐沐打来电话,跟他分享过年在南方城市旅游的喜悦。当时我在卫生间,但也能清晰听见两个小男孩正在电话手表里聊得眉飞色舞。
“澄澄,你在干什么?我们马上就要去看广州塔了!”那边兴高采烈,这边即刻陷入沉默。知子莫若母,我于这无声里仿佛看见了儿子失落的表情。
儿子的心愿
广州塔,是儿子最盼望亲眼一见的建筑之一。在我告诉他广州塔也叫“小蛮腰”后,他会跟我开玩笑说:“妈妈,你的腰就像广州塔。”而国内另一个他最想看的建筑,是东方明珠。
在儿子两岁时,我从书店给他买了一本关于世界著名建筑的立体书,每翻开一页,原本躺着的建筑便从书上耸立起来,自那以后,他就对高大建筑物狂热痴迷。痴迷到什么程度呢?全球能在高度排得上名的建筑物,坐落在哪个国家哪座城市,高度多少,排名顺序,他都如数家珍。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问我,阿拉伯的国王塔竣工了没?只因为他盼着国王塔早日建成,就能超越迪拜的哈利法塔,成为世界第一高的建筑。不仅如此,他还会用各种方式去呈现它们,比如在图画本上画、用乐高拼,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
今年春节前,他就多次表达过想去上海看东方明珠的愿望。无奈我跟他爸爸经常需要值班,春节也排的有班,很难同时凑出连续的假期。儿子当时就有了情绪,我只好承诺他,“明年春节一定带你去。”
“那我还要等一年,不行,暑假就要去!”他不依不饶。眼看动之以情糊弄不住,我又抓住他的“抠门”特质下手晓之以理。毕竟,他现在已经有了金钱观念,并且把压岁钱锁得紧紧的,谁也不让动。
“暑假,倒是个好时间段,但是……”战术性停顿几秒的同时,我默默打开了出行软件,分别查询了暑假和春节时间段的机票价格让他对比。“你看,暑假是旅游高峰期,机票价格是春节的好几倍,这个差价足够我们多玩多少好地方啊!你觉得划算不?”
儿子若有所思,“好像是哦,是不划算。”眼看他听进去了,我又趁势加码:“你放心,去看东方明珠是你的心愿,条件允许的时候我一定会满足你,妈妈啥时候骗过你?”最终,儿子总算看似明事理地平静下来。
但这次,当听到小伙伴去了他想去的地方而自己只能待在十堰时,他羡慕又失落的情绪再次涌上心头。沉默几秒后,他终于语气沉沉地提出请求:“一会儿你能用电话手表拍一张广州塔的照片发给我吗?”
大约半个小时后,小伙伴果然发来了一张照片。但由于天还没黑,没亮灯的广州塔尚未显示它全部的魅力。儿子又发出了第二个请求:“一会儿你能再给我发一张广州塔亮起灯的照片吗?”
失败的成功论
等待天黑的间隙,儿子的小脑瓜也没有闲着。一些疑惑与不甘酝酿成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抛向我:“妈妈,你小时候是不是没有沐沐妈妈和晅晅妈妈学习好。”
“当然不是。妈妈比她们学习都好哦!为什么这么问呢?”我为儿子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感到好奇。
“那为什么晅晅妈妈带他去过上海迪士尼,还看到了东方明珠,沐沐妈妈带他去看了广州塔,你却不能带我去?一定是你没有她们学习好,没有她们努力。”看来儿子的不甘始终没有消解。
“没有去上海,在十堰这个春节我跟爸爸也尽量带你玩了很多项目啊!初一我们去滑雪了,初二回竹溪看外婆也逛了武陵不夜城,初四我们还去看电影了,你不是也很开心吗?为什么一定要跟别人攀比!”儿子的一番话,瞬间让我想起电影《好东西》里的场景:小孩因为同班同学都出过国而自己没有,为了不被同学看不起,选择在作文《记一次难忘的旅行》里撒谎自己去过巴黎,被妈妈发现进行一番教育和引导后,又重新写了一篇去平遥电影节的作文,被老师评为优秀作文。
孩子之间也会攀比,或是因为虚荣心,或是因为真实而强烈的愿望。为了弥补儿子的遗憾,我也尽量让他的春节假期过得充实而愉快。大年初一,我们一家三口赶着滑雪场开业第一天就去打卡,儿子表现出了超乎想象的勇敢,才滑第二趟,他就独自去了坡度更大更长的中级场。接下来,我们去竹溪,约那边的小伙伴一起逛了很多好玩的地方,还买到了东方明珠的木制模型。大年初四我刚值完班,就带他去看了电影《哪吒2》……只是没想到,开心之余,儿子的不甘始终没有消解。
他后来又接着发牢骚:“你不是说,好好学习长大才能过想过的生活吗?你不是说,越努力越自由吗?一定是你没有她们学习好,没有她们努力。”一连串质问,像炮弹袭来,又准又疼。
“成功与自由,是由很多条件综合决定的,有时候,选择大于努力。”我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恍惚间,我也不知道这句话是说给儿子听,还是说给自己听。跟儿子辩论的观点也不知不觉从他该不该攀比转移到了成人世界里的“成功论”。
是不是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成功是不是就是有足够的时间和钱,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这些问题,我一时无法很好地回答他。
平日里,我们三个妈妈带着三个儿子经常一起聚会玩耍,儿子们嬉闹时,妈妈们聊孩子的教育、聊成长,当然,也会聊到自己的职业焦虑和生活压力。关于我,她们言辞间总带着惋惜。专业选择的遗憾,职业规划的缺失,也许还有别的什么,共同推着我走到今天——儿子眼里没有时间自由和财务自由的今天。
儿子还试图辩论什么,我赶紧用下一趟市内出游转移了他的注意力。算了,不去多想陷入自豪。既然儿子说我还不够努力,那就继续努力吧!否则,连儿子小小的心愿都满足不了。
作为一名文旅行业宣传工作者,我曾在一篇推介城市的文章里写道:“十堰的美听闻了千万遍,都不及请君亲往一见。”邀约游客时尚且如此想法,儿子只不过想趁着春节假期亲眼看看他喜欢的建筑,又有什么错呢!
其实儿子已经够体谅我了。毕竟,他只是提出要去看东方明珠和广州塔,又不是哈利法塔。
编辑:陈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