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漫步在宣恩县李家河镇的十里白柚长廊,漫山遍野的柚树硕果盈枝,金黄的果实压弯了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甜香。分拣车间里,工人们手法娴熟地甄选分级;电商直播间内,主播们热情洋溢地推介产品;生产车间里,技术团队全神贯注地调试新设备……这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丰收画卷,生动展现了李家河镇以人才为核心引擎,推动贡水白柚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从“一颗果”迈向亿元产业的创新实践。
精准引智:破解产业升级难题
初冬的阳光下,金陵寨村的柚园里,一群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学生正在专家带领下认真采集土壤样本,详细记录白柚生长的各项数据。这支专家团队的到来,为李家河镇的柚产业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华中农业大学学生采集土壤样本。
贡水白柚的大规模种植已有20多年的历史。面对长期存在的种植技术传统、果实木质化、裂果率高等发展瓶颈,李家河镇精准施策,主动对接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等高校科研力量,推动建成白柚研究院,设立刘继红教授工作室,汇聚了6名专家组成的科研团队,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刘继红教授带领团队深入田间地头,系统研究田间管理、异花授粉等关键技术,向果农传授先进种植技术。针对当地特殊的土壤条件,团队成功研发出贡水白柚专用有机肥,显著提升了果品品质与产量。这项技术创新已带动820户种植户实现人均增收2500元,累计增收超过600万元。
在宣恩县富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另一场变革正在发生。新鲜采摘的白柚经过清洗、去皮、压榨等多道工序,清澈的果汁通过管道流入无菌罐,经过杀菌、脱苦、调配等工艺后,最终灌装成瓶,销往全国各地。
“我们开发的蜂蜜柚子茶、柚子汁两款产品,已与中石油公司达成销售协议,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企业负责人王青介绍,富源农业不仅拥有2000余亩白柚种植基地,其中1000亩获得有机认证,还成功研发了多个高附加值产品,直接带动58人就近就业,辐射带动7000余户农户共同发展。
今年5月,宣恩县出台《支持贡水白柚产业高质量发展八条措施》,以真金白银支持产业人才发展。“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为人才集聚创造了良好环境,让企业和柚农敢于投入、勇于创新。”李家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土育才:锻造带不走的生力军
晴空万里的冬日,川大河村的白柚基地里,返乡创业的新农人洪祖胜正组织工人有序采摘白柚。“以前从未接触过农业生产,返乡后承包了200亩白柚基地,又创办了150亩猕猴桃基地。”洪祖胜坦言,起初缺乏技术和经验,通过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加上技术员的实地指导,逐渐掌握了种植要领,果园效益逐年提升。
作为贡水白柚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李家河镇着力构建本土人才培养体系,从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中重点培育“新农人”“土专家”“带头人”,带动二虎寨、波螺河等7个专业村的村民全面提升种植技能。

技术培训。
二虎寨村的谭绍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自2002年起承包园艺场种植贡水白柚,20余年的种植经验让他成为当地的技术权威。他的1326亩柚园通过推广科学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年产柚子达600吨,同时还培育柚苗90多万株。李家河镇政府以他创办的绍荣农业发展公司为示范,打造“产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技术传承平台,开设白柚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专题培训班,将课堂搬到柚林深处。
推行“师带徒”模式是本土人才培养的关键举措。谭绍荣将自己的种植技术倾囊相授,其他“土专家”“田秀才”也纷纷结对帮扶新柚农,手把手传授实践经验,为产业发展培育了一支“带不走”的乡土人才队伍。据统计,近年来该镇共培养一线“土专家”58名,发掘“新农人”700余人,完成培训1424人次,通过“新农人”带动农户5000人。
链上聚才:激活产业乘数效应
清晨,一辆满载贡水白柚的邮车从金陵寨村缓缓驶出,将这份甜蜜送往全国各地。“通过电商平台,日均销售800单左右,最高峰达到1200单。”电商从业者朱廷垚介绍说,“自贡水白柚上市以来,个人销售额已接近20万斤。”
李家河镇坚持以产业发展承载人才价值,推动柚产业从单一鲜果销售向“种植+加工+旅游+电商”全链条拓展,让各类人才在产业链上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种植大户谭浩通过应用“密改稀”技术,使1300多亩柚园增产30%,年产值达300万元,成为技术致富的典范。
谭绍荣则在深耕种植的同时,建成幼果深加工生产线,将疏落的幼果加工成中药材原料,并打造集采摘体验、露营烧烤、餐饮观光于一体的休闲农庄,日均接待游客数百人,带动100余名村民就业。镇党委、镇政府牵头搭建的电商服务体系,不仅让本土主播实现家门口就业,更吸引了在外打拼的年轻人返乡创业。

直播助农。
今年10月,李家河镇启动“硒柚熟了·主播助农——贡水白柚直播季”活动,吸引了来自湖南、重庆及本地的50余个优质主播团队参与。通过镜头,全国网友直观感受到贡水白柚的优良品质与生长环境。活动当天订单量突破6000单,实现线上线下销售“开门红”。同期举行的“白柚出山”发车仪式,将首批30吨优质贡水白柚运往潜江、湖南等地。
“以往都是坐等客商上门收购,通过参与直播活动,我们这些‘老把式’也掌握了现代销售技巧,实现了技术升级。”种植大户包太石的感慨道出了许多沿用传统方式的农户心声。
今日的李家河,种植人才守护品质、加工人才提升价值、销售人才拓宽市场、管理人才统筹协调,各类人才在产业链上各展所长。从田间地头的种植能手到实验室里的科研专家,从直播间里的带货主播到车间里的技术工人,不同领域的人才协同发力,让一颗小小的白柚串联起绿色种植、精深加工、乡村旅游、数字电商等多个业态。
目前,全镇白柚种植面积已达4.2万亩,惠及3500余户农户,预计产量5万吨,产值突破亿元大关。贡水白柚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地方特产,如今已成长为备受瞩目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李家河镇将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全链条服务,让更多人才在这片柚乡大地扎根成长,推动贡水白柚产业从单一种植向全链条发展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谱写更加绚丽的篇章。”李家河镇党委书记瞿尚坤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柚乡,人才的活力持续迸发,产业的动能不断集聚。从精准引智到系统育才,从链上聚才到生态留才,李家河镇探索出了一条以人才驱动产业振兴的特色之路。随着更多人才的加入和产业链的持续完善,贡水白柚这颗“黄金果”必将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生动注脚。
来源: 知恩原创
编辑:陆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