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发言人两次推介,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新地标“圈粉”,大武汉“出圈”

时间:2025-11-27 13:14 来源:长江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悬空飞行的空轨、电梯式升降桥、武昌湾1956公园……这些武汉新地标持续圈粉,赢得海内外游客青睐。

11月19日,来自瑞士的范·达伦(音译)体验光谷空轨后感慨:“武汉真是一座令人惊叹的现代都市,人民热情,环境优美,让我沉醉不想离开。”

1

11月19日11时50分,一列光谷空轨列车从九峰山站发出,开往龙泉山站。列车在空中轨道上平稳安静地运行,来自上海、浙江、吉林、福建、天津等地的30余位游客纷纷拿出手机,从各个角度拍照。

“爸爸,车上怎么没有司机叔叔?”活泼的小男孩从车头跑到车尾,稚嫩的童声里满是好奇。林先生来自浙江温州,他们一家五口当天乘坐高铁来到武汉,开启3天的度假旅行。

“之前在网上看到了光谷空轨的视频,两个孩子都很好奇,所以第一站就来体验空轨。”林先生说,无人驾驶空中悬浮,人在空中,透过地板上的玻璃可以看到脚下蜿蜒的河流、曲折的绿道,像是在科幻片里。

车厢中部,来自瑞士的范·达伦神情专注,看着一栋栋高楼和光谷生态大走廊滑过车窗。

范·达伦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他一直希望能够花一些时间游览中国,这是他首次来中国,选择了在武汉度过7天假期。

“太震撼了,不可思议!”谈及空轨,范·达伦说,“这儿太棒了!沿途风景很美,也很干净。坐在这里,我感觉特别放松。”

2

外地游客打卡光谷空轨。记者孙笑天摄

“光谷光子号”空轨旅游线是目前全国唯一开通运营的空轨线路,全长10.5公里,设车站6座,途经九峰山森林公园、豹子溪公园、龙泉山风景区等景点,于2023年9月26日开通,全程无人驾驶。

记者从空轨运营方获悉,外地游客占空轨乘客的七成。截至2025年11月,空轨已吸引近320万人次海内外游客体验。今年10月4日,单日客流量达2.44万人次,为历史最高。

“你知道世界第一条飞行地铁在哪儿吗?”“当武汉悬挂式单轨列车在樱花中滑行时,自然与科技交相辉映!”今年2月13日和3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两次在海外社交媒体点赞武汉空轨。

“发现武汉”海外账号曾发布空轨视频,获得570万网友观看。光谷空轨俨然已成为“全球网红打卡地”,吸引了众多外国媒体、博主、考察团前来体验。

英国籍博主杰森(音译)沉浸式体验光谷空轨和无人驾驶汽车的视频,在全网获得百万次播放。外国友人埃文·凯尔在体验空轨时表示:“可以趴在地上看几个小时。”

3

“出道即巅峰”。上月底刚开通试运营的右岸大道开启桥,立刻成为武汉的新地标。

大桥位于青山区武惠堤下的工业港,距居民密集区的直线距离约4公里。11月19日晚8时,武汉气温低至3℃,这座桥上却是异常热闹。

记者沿人行道上桥看到,4座高耸的塔柱下,蹦蹦跳跳的孩子、穿着时尚前卫的青年、精心打扮的老年人,纷纷在寻找位置拍照。

4

19日下午,市民打卡右岸大道跨工业港开启桥。记者孙笑天摄

“灯光特别美,怎么拍都出片。”家住光谷东的魏炫儿刚刚回汉创业,闻听开启桥建成通车的消息,特意和母亲驱车一个小时赶来。

从小学习舞蹈的她,在大桥人行道上跳起了大气澎湃的蒙古舞《苍穹唤》,赢得现场市民声声喝彩。

文女士一家三口驱车40公里从白沙洲赶来。她说,5岁的儿子对能升降的大桥很感兴趣,而她从事设计工作,参观大桥也很有益处。

“听说这是亚洲最大的升降桥,太厉害了,作为武汉人特自豪。”家住青山的易生平已是第二次前来。他说,这座大桥进一步证明了武汉的建桥实力。

现场一位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介绍,大桥试通车以来,前来观光的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即便是工作日每天也有过千人,还有外国游客来过。

记者采访的2个小时里,现场前来观光的人超过300人。很多人说,能像坐电梯一样垂直升降,是这座桥的独特魅力。

5

19日夜,市民打卡右岸大道跨工业港开启桥。记者孙笑天摄

据悉,工业港河是武钢集团有限公司和青山船厂对外运输的要道,为保障汛期船舶顺利通航,大桥必须保障充足的净空高度。若采用传统“一跨过河”的大桥,桥长需达3公里左右,建设成本将翻倍。

而开启桥全长仅737米,不仅减少了成本,还不影响沿江景观和行人通行。当有通航需求时,重2650吨的桥面能在9分钟内上升到27米,约9层楼高,确保5000吨级船舶正常通行。

大桥升降部分全长104米,提升桥面最宽达46.2米,最大可提升27米,提升重量2650吨——这四项数据在同类型开启桥中均属亚洲之最。

该桥由武汉城建集团投资建设,通车后,从武汉中心城区到武汉化工区的时间从原来的1小时缩短为15分钟,从武汉到鄂州、黄石的时间也大幅缩短。

455

11月18日午后,家住东西湖的李先生特意赶到武昌湾1956公园。2小时后,他手扶护栏,抬头远眺,发出感慨:“大桥巍峨、楼宇摩登、江水磅礴,蔚为壮观。”

当天虽是工作日,公园里还是涌入很多前来观光的游客。有人在江景吧台静坐小憩,有人在景观相框打卡拍照,汉阳的王先生夫妇还在江畔一试琴技。

“这里绝对是顶流的打卡地,尤其是晚上开灯之后,特别炫酷、特别浪漫。”来自湖南的大学生小续告诉记者,虽已来过数次,仍意犹未尽。

7

18日下午,游客在武昌湾1956公园拍照。记者孙笑天摄

2002年,汉口江滩公园一期建成开放,武汉有了江边的人民乐园。长江两岸江滩公园相继建成,独特的城市景观和灯光夜景吸引了海内外游客,江滩也成为体验长江文化和现代都市魅力的热门地标。

今年10月1日,武昌湾1956公园建成开放,为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连上“最后一公里”,犹如画龙点睛之作。

江先生是一名程序员,趁着调休,他从丁字桥步行赶到武昌湾1956公园放空自己。他说:“这里原本是武船的基地,一直充满神秘感。如今园内潮流元素与工业遗存共存,让人耳目一新。”

这里曾是张之洞兴办近代工业的重要基地,后又是武昌造船厂的所在地。

走进公园,远远就能看到一座高高的毛主席雕像。1956年至1966年间,毛主席18次在武汉畅游长江,其中14次从武昌造船厂二码头处上下岸。这也是这片江滩取名为“武昌湾1956”的原因。

2003年,武船建造了这座雕像。公园建设过程中,完整保留了雕像本体,还在一旁设置了红色文化墙,镌刻《水调歌头·游泳》。

8

18日夜,从武昌湾1956公园看长江,如梦似幻。记者孙笑天摄

江畔,一座暗黄色的塔吊锈迹斑驳,工业风十足。1958年9月13日,毛主席畅游长江时,武船职工曾在此热烈欢迎。

公园的防洪功能也得到全面提升。新建的1045.5米悬臂式钢筋混凝土防洪墙,墙顶高程为30米,将防洪标准提升至“百年一遇”。

夜幕降临,江畔露天舞台上,歌手开始弹唱,人们坐在观江吧台聆听,两岸渐渐亮起灯火,如梦似幻。

(长江日报记者孙笑天 海报设计:张莉)

编辑:陆兴敏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