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凝心聚力、担当作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取得重大成效。十年砥砺奋进,十年硕果累累,10月9日起,本台《十堰新闻联播》栏目推出新闻专栏《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非凡十年》,聚焦十年来我市经济社会与各项事业发展的丰硕成果,进一步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李刚 马凯俊)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协同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在十堰抖音电商直播基地,不少销售绿松石的商家从每天早上7点就开始直播带货。依托“直播+电商”的模式,足不出户就把十堰的绿松石产品带给全国的消费者。湖北品众珠宝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林月介绍,该公司月销售额比之前做实体翻了10倍以上,最高一天能发1000多单,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绿松石是十堰特有的自然资源。2021年8月,我市整合分散的绿松石销售平台,打造了集加工销售、人才培养、珠宝鉴定、物流中心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电商直播基地,为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的商机。十堰抖音电商直播基地总经理刘清介绍,基地目前入驻商家300多家,每日订单量逾3000单,月销售额达到了5000万,累计销售额达到了2亿元。
在实体行业的转型升级中,数字技术的“乘数效应”不断凸显。打造数字化工厂、数字化车间,实现产业数字化,已成为很多企业的重要战略目标。在东风小康十堰空港新工厂,关键工序的全自动化程度达到100%。东风小康公司十堰综合管理部部长李稳介绍,通过自动化提升了效率,以前一台车下线需要3分钟,现在能做到2分钟,单一车型可以做到每分钟1台。
数字产业化,赋能高质量发展。2021年12月25日,十堰数字经济产业联盟正式成立,136家会员单位涵盖了数字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新基建投资、科研教学等多个领域。未来,联盟将继续吸收更多事业单位、高校院所、社团组织加入,共同推动我市数字经济成势见效。
绘制美好生活新图景
插上“数字翅膀”,人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到节假日,马军就喜欢和家人一起出游,i武当APP的十堰文旅地图为他提供了不少便利。“这个地图不仅可找到十堰包括周边一些知名景点,而且住宿等相关配套都能显示出来,用起来很方便。”马军说。
十堰城控集团总经理助理陈智勇介绍,i武当APP目前已上线包括疫情防控、医疗健康、智慧旅游、智慧停车、智慧警务等12类200多项服务,即将上线“一码通”服务,以二维码为载体实现身份、证照、支付、业务、数据和服务的畅通,实现全城一网通办。
伴随着数字经济飞速发展,我市的数字化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2022年5月15日,十堰智慧城市大脑建成启用,“一屏统览”、“一网统管”、“一体联动”,我市城市管理从此迈入“智慧”新时代。
十堰城控集团总经理助理陈智勇介绍,城市大脑通过汇聚政务、行业和互联网数据,建立城市运行监测、风险预警预测、应急联动指挥的城市运行体系。
顶层设计助力新突破
万物互联时代,数字经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根据十堰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到2025年数字经济产值规模将达1500亿元,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占比达50%以上。为此,我市从政策机制保障入手,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工作体系。
十堰市经信局副局长马力介绍,在《十堰市加快构建“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体系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数字经济产业体系构建工作五年行动计划” ,共制定了2大数字新基建,7大数字新融合,6大数字新产业等15项主要任务,打造数字产业新生态。
我市还出台《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若干措施》,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产业化升级等五个方面制订18条支持措施。全市光缆网络总长度超过25.86万公里,互联网出口带宽达1840G,城乡光纤宽带和4G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建成5G基站近1000个,成功入选2019年度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城市。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十堰将把握历史新机遇,积极拥抱数字经济“新蓝海”,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马力表示,十堰市经信局将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主线,推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各领域各行业深度融合,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成长和应用,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为湖北省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贡献十堰力量。
编辑: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