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周青青 孟露娴 李小琳)近日,十堰市医疗保障局组织召开全市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及药品目录工作培训视频会。市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主任郭幼君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县(市、区)医保部门、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相关负责人参加培训。
会议强调,我市2024年集采工作成效显著,机制持续完善,目录执行规范提升,但仍面临着全省排名亟须提升以及各定点医疗机构报量不准、采购执行弱、回款慢、认识不足和供应保障等问题。针对相应问题,一是必须精准发力:强化执行刚性,确保报量精准、优先采购中选产品、规范平台操作、及时保障回款;二是优化院内管理,加强协作并引导医务人员合理优先使用集采和目录内药品;三是提升保障能力,加强供应预警,抓实目录特别是谈判药品“双通道”落地,强化基金监管。争取于下半年实现全市集采药品累计750种、耗材50类;强化监测监管以提升指标排名;全面推进集采药品“进基层、进民营、进药店”(“三进”),确保8月底前启动并明确各类机构配备标准;基本实现集采品种医保基金直接结算。
本次培训会紧扣集采和药品目录政策落地的核心环节与实际需求,内容系统且实操性强。会上,医药服务科业务人员围绕集采政策要点和关键环节操作进行了系统介绍,重点剖析了医疗机构在报量核定、协议执行中的高频问题。市太和医院、市人民医院专家分别结合实际,分享了医疗机构在药品和耗材集采操作中的宝贵经验。
会议要求,全市医保系统、各定点医疗机构务必高度警醒,深刻领会会议精神,迅速传达部署。一是要坚决落实“阳光采购”铁律(100%网采)、科学精准报量、规范集采保量(优先中选、时间过半采购过半)、强力推进“集采三进”等措施,提升集采完成率排名。二是通过扩大监测、规范处方、破除机制性障碍、明确配备硬指标,确保国谈药“应配尽配”硬指标达标。三是加强政策学习,深刻理解药品目录管理权限、支付前提、“双通道”与“单独支付”管理范畴、处方管理等关键点,严守规矩,使药品目录执行精准落地。
编辑:思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