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慧)推进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是教育提质行动的一项任务,十堰教育部门全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4月27日上午大课间,茅箭区实验学校的学生们三五成群走向校园一角的生态孔雀乐园、萌宠乐园,观察小动物。这两个乐园占地80余平方米,里面养着孔雀、鸭子、鹅、小鸡、兔子等动物。学生邹佳桐说:“小动物们是我们的好朋友,课间我都会来喂它们好吃的,或者与它们互动,孔雀有时会对我们开屏,一天的烦恼都没有了。”
茅箭区实验学校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特色优势,在萌宠乐园基础上,打破课程场地局限,建造“空中管道花园”“心理健康宣泄区”“以梦为马心愿墙”及种植园等,开设多元化心理健康融合课,让学生们走出教室、拥抱阳光。
茅箭区实验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主任余琴介绍,这些乐园是打造和谐友爱心育环境的创新举措,自建成以来,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入户外,在体验、沟通、交流中放松了心情,收获了积极快乐的情绪。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着力防治学生近视、体质偏弱和心理健康等这些问题。新学期,十堰各中小学将课间休息时间由原来的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校园体育活动“加时”又“加量”,为孩子们的健康加分。
茅箭区实验学校副校长丛娇娜介绍,学校形成了“尚美光谱教育”理念,开发设置了适合学生多元发展、多元选择、多元评价的“尚美光谱课程”,让学生每天能够在阳光下进行一小时的户外课程活动,目的是引导孩子们向阳而生,去追逐光、变成光、传递光。
除了让学生走出教室释放身心,各中小学还设立心理辅导室、沙盘室、宣泄室、心语箱等设施设备,并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心灵早操、心理小游戏、心理问卷调查等丰富活动,对筛查中出现预警的学生,进行及时干预和疏导。
在市重庆路小学的校园一角,一棵高大的香樟树化身为“树洞爷爷”,成为学生们最信赖的“朋友”。同时,学校“阳光小分队”的老师和家长紧密合作,帮助学生树立阳光心态,培养健康自信的品格。
学生柯尚阳说:“每周心灵早操时,阳光小分队的老师会科普心理知识,让我知道情绪变化很正常,有烦恼时,我会给树洞爷爷写信倾诉,树洞爷爷也会回信帮我解决。”
十堰市重庆路小学副校长王澜介绍,重庆路小学一直希望通过“五位一体”的“心”育体系,就是话语连心、课程正心、活动健心、环境润心和家校护心的“心”育体系,营造儿童友好的心育舒适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呵护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十堰市下发《中小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打造体心融合、艺术润心品牌,将学生心理健康融入大课间、体育游戏、艺术浸润活动等场景中,提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呵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动员范围,正从家庭、校园逐步拓展到整个社会。
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科科长彭志斌介绍,2025年,全市学校将新建或完善中小学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建设260所,实现覆盖率90%以上,研发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定期开展教师心理技能培训,家长心理健康讲座,创造性开展普及性较强,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真正让孩子们走出教室,走进阳光下。
编辑:张红艳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