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刘俊汶 通讯员 关越)春山可望,草木蔓发。在第47个植树节来临之际,茅箭区武当路小学以“知绿、绘绿、创绿、植绿”为主线,创新开展“播种生态文明,共筑绿色未来”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沉浸式教育、艺术化表达与实践性劳动相结合,将生态文明种子深植于该校千余名少先队员心田,绘就了一幅师生共赴绿色之约的生动图景。
主题班会“知绿”
“每一片绿叶都是地球的呼吸。”3月10日,全校34个中队同步开启“爱绿护绿 争当环保小卫士”主题班队会。班主任以动态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带领学生穿越时空:从《管子》“十年树木”的古老智慧,到塞罕坝“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从全球森林面积锐减的警示到强烈的对比引发热烈讨论。“原来我们种的不仅是树,更是未来!”四年级(2)班张同学在“我的低碳生活计划”分享环节中,提出“作业本双面用、每周素食一日”等20余条创意,赢得掌声如潮。这场“绿色启蒙”让生态意识如春雨般浸润童心。
妙笔“绘绿”
该校各班同学以手抄报创作、黑板报设计为载体,在春意盎然的校园里播撒绿色希望。学生们自主设计、自由创作,用彩笔勾勒树木新芽的生机,以稚嫩笔触书写环保小诗,将教室走廊化作流动的绿色长廊。一幅幅充满童趣的作品不仅装点着校园角落,更通过"一人一画一理念"的沉浸式美育,让"守护绿水青山"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萌发,展现出以艺术滋养生态意识的教育新气象。
巧手“创绿”
纸浆画社团工作室内,一场“化腐朽为神奇”的生态课堂正在进行。学生们将收集的3.5公斤废纸浸泡、打浆,加入天然植物染料,塑造成“年轮”“森林精灵”等立体造型。指导老师现场揭秘:“这些作品的材料相当于拯救了2棵5年树龄的树木。”当四年级李同学将碎纸屑转化为纸浆画作品时,不禁感叹:“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环保就是让万物找到新价值。”
躬身“植绿”
3月11日,教师和学生们组成志愿者化身“绿化园艺师”,开启沉浸式种植:测量株距、挖坑培土、插苗定根、悬挂专属“树木身份证”……“原来种树不是挖个坑埋下去那么简单!”刘同学在劳动笔记中写道。更有班级承包“蔬乐园”,种下香菜、萝卜等植物,通过观察日记记录生命成长。
一树新栽益四邻,山河成锦绣,少年当有为!茅箭区武当路小学将以此次植树节系列活动为契机,将绿色种子播撒心田,让生态文明教育扎根实践,共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画卷。
编辑: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