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揭秘!十堰“巨无霸”桥梁如何成功转体

时间:2023-10-25 15:24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伟 周贤林 实习记者 何旭 通讯员 付启序 陈林)10月24日,朝阳南路改线跨襄渝铁路桥成功转体。如此“庞然大物”,转体有多难、如何破解难题?为什么选择在下午时段花费80分钟转体?解决列车运行矛盾、全面联动保证施工安全都采取了哪些得力措施? 来看报道。

1698150821E213M17C

朝阳南路改线工程涉铁段转体桥,长122米,宽24.5米,重约1.4万吨,是目前十堰最大、最重的涉铁转体桥。

朝阳南路改线工程涉铁段的施工难度较大,中铁三局朝阳南路改线工程涉铁段项目常务副经理王凯华介绍,该项目有两个难点:一是项目属于涉铁工程,临近既有线施工;二是工程临近市政道路为解决这两个难题,项目部采取了措施,加强与武汉铁路局的沟通,并和各站段进行密切配合,做好施工过程中临近既有线各项技术措施;加强与地方交通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优化交通疏解方案,尽量将因施工产生的交通影响降到最低。

resize,m_lfit,w_600,h_600

据了解,根据武汉铁路局施工安排,在14点35分至15点55分进行转体,期间铁路可以封锁,不影响行车。定80分钟的铁路“窗口期”,是根据转体施工的流程和速度决定的。为克服体量大、移动困难等施工难题,建设者精心组织,选用了安全可靠的转体施工工艺。

07_副本

王凯华表示,转体施工工艺目前是一项比较成熟的工艺,施工过程中在上下承台分别预埋了球铰,在桥梁浇筑施工完成以后转体,项目部配置两台牵引力为300吨的千斤顶,通过牵引钢铰线实现对桥梁的牵引,实现桥梁的转体。在桥梁转体过程中,首先以1.5度/分钟的速度进行转体,接近完成转体时进行点动作业,通过点动调整桥梁的姿态保证桥梁精准对接。

04_副本

工作人员介绍,在转体施工中,技术人员使用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及多传感器对桥梁转角进行实时监控,达到了全程可视化,控制智能化,确保转体施工安全可控。

44_副本

朝阳南路改线工程是十堰重点市政工程项目,工程起点接中岳路与朝阳中路交汇处,终点至车城南路,全长3.44公里,红线宽34米,双向4车道,整个工程建设分为一期和二期(均已开工)。

1697160481U5ZCFSNI

该道路计划在今年年底完工通车,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片区交通功能,拓宽城市行洪空间,解决双欧铁路桥路面积水问题,对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片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编辑:陆兴敏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