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竹山融媒记者 余明明)竹山县把茶叶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全产业链推进茶叶基地建设、生产加工、主体培育,加快推动茶叶大县向茶叶强县迈进。
在竹山县竹茶产业园加工车间里,一台刚刚从国外进口的智能化炒茶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鲜嫩的茶叶经过自动化清洗、杀青、揉捻等工序,自动包装成一袋袋成品。
武当山茶竹山萧氏茶产业集团董事长沈义锋介绍,这套设备目前是全球最先进的制茶生产线,茶叶从进入到成品全程不落地,全程智能化操作,每天能加工一万斤鲜茶。
竹山县的种茶历史已有数百年,因为多年来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程度不高,导致当地的茶叶价格低廉,很难走出大山。
竹山县城关镇刘家山村村民杨东群说,之前采制的茶叶只能就近卖,有时候卖出去的价格低于成本价,当年茶叶卖不出去,第二年也就浪费了。
为了延长加粗全县茶叶产业链条,去年,竹山县从宜昌引进了竹茶集团茶产品加工企业。通过“1个集团+1个产业联合会+40家加盟茶企+10万亩基地”的发展模式,推进茶叶生产技术标准化、品质稳定化、产品洁净化。
竹茶集团与竹山县城关镇刘家山村村民们签订了保底收购协议,并给村民们提供了种植、管护、采摘等环节的技术指导。村民陈建斌说,集团以高于市场价格进行回收,既增加了百姓的收入,又提升了茶叶品质,实现了“双赢”。
除了智能生产线,竹茶集团还布局了集冷链仓储、物流配送、品牌推广、标准建立、技术培训6大功能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可年产绿茶100吨、红茶50吨、黑茶200吨,抹茶500吨。
竹山县委常委、副县长范奇表示,可以带动全县200多家茶叶加工企业,连接省内外300多家优质经销商,带动全县生态茶园基地30万亩,实现年销售收入12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就业2000多人。
编辑:李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