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基建”赋能西十高铁“双电源”建设

时间:2025-05-13 13:56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耿吉国 通讯员 郝金鑫西十高铁东河、箭流铺两座牵引站输电线路工程跨越江河、高山和峡谷,电力物资运输难度大,国网十堰供电公司创新施工方法,因地制宜采用搭建索道、使用无人机吊装和自行驶轨道车等空、地一体化运输方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微信图片_20250513111400

5月12日,记者在大堰至东河22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郧西县香口乡孙家坪村的施工现场了解到,工程建设方为解决物资运输难题,搭建了1800米的空中索道,该索道每天能运输材料约50吨;施工人员还利用无人机将水泥和工具等精准投送到山间的施工平台,无人机每日可运输三四百次,每趟运输大约一分半钟。

微信图片_20250513111700

智能化、机械化、环保化施工是“绿色基建”的标配。不仅是搭建索道、无人机吊装,电力部门还把自行驶轨道车用在了电网建设的施工现场。在十堰乾兴至东河22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郧西县香口乡孟家凸村的施工现场,技术人员事先设置好自行驶轨道车上下坡的时速,开启发动机,一车砂石料仅用15分钟便可运送至目的地,轨道车每次可运输大约2000斤材料。

微信图片_20250513111719

西十高铁十堰段东河、箭流铺两座牵引站双电源输电工程包括大堰至东河、乾兴至东河、大堰至箭流铺、炉子沟至箭流铺等配套外部供电工程,共需要建设220千伏输电线路197公里,开挖基坑495基。由于这些输电线路位于秦巴腹地,山高坡陡,地形复杂,物资运输难度极大,国网十堰供电公司共计搭建26处索道、安装5处自行驶轨道车,并在36个施工点使用无人机吊装,通过空、地一体化的山地运输方式,既提高了施工效率,又降低了安全风险,还减少了山地的占用。目前全线基坑开挖和浇筑施工分别过半。

国网十堰供电公司项目管理中心业主项目经理管飞表示,为确保西十高铁项目如期竣工,他们深化科技赋能,加大资源投入,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同时优化施工流程,组织专业团队日夜奋战,精准攻克“二次转运”难题,打通“最后一公里”关键节点,力争在10月30日完成全线通电的任务。

编辑:陈琦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