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浏览H5↑↑↑
一库碧水显担当。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水库的蓄水位从157米提高到170米,与北京形成98.8米落差,一库碧水,一路向北自流1432公里,抵达北京。
一泓清水润华夏,“人间天河”美如画。如果说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大水井”,那么陶岔渠首枢纽工程,好比连接千里长渠与丹江口水库的“水龙头”。这里开闸后,一库碧水将踏上奔赴京津的迢迢征程……
千里长渠,一泓清水,越过705条河道,1300多条道路、近60次横穿铁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攻破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其规模及难度国内外均无先例。
湍河渡槽,千里长渠第一跨。位于河南省邓州市的湍河渡槽,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第一个大型控制性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U”型渡槽工程。每槽18跨,单跨40米,单跨重量达1600吨,技术难度堪称“世界级”!
黄金河倒虹吸,水自流人间奇。一泓清水自流向北,遇到比较小的河流,则采用倒虹吸的方式,在地表之下穿越河流。河南省方城县的黄金河,就是其中一例!方城垭口,一泓清水过“咽喉”。倒虹吸利用上下游水位差,让碧波流淌一路向北。
千年宋陵,守望城市“生命线”。河南省是受水量最多的省份!郑州巩义市新建的一座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化水厂,其中的主水源也是“南来之水”。巩义宋陵,一座厚重的宋代历史博物馆,见证伟大的南水北调。
穿黄不通,千里无功。一泓清水“俯冲”35米,从黄河底部穿越后继续北上。“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单项工程中,投资最大、难度最高、技术最复杂的工程,也是中线控制性工程和咽喉工程,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的水利工程。
穿越焦作城,闹市清水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总干渠在河南省焦作市城区段全长8.82公里,总干渠宽约120米,是南水北调中线唯一穿越中心城区的城市。焦作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因为穿城而过的这条“运河”,更显活力与灵动。
千方百计护水源,南水北调润雄安。“以水定城”催生了雄安新区。这里要建设成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成为京津冀世界城市群的重要一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雄安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保障。
“华北明珠”获生机,碧水补“活”白洋淀。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来自丹江口水库源源不断的碧水,让北方的白洋淀“活”了!素有“华北明珠”美称的白洋淀,水面明显扩大,水体污染得到有效改善,这里再现春天的故事。
团城湖不是终点,首都是一泓清水温馨家园。清澈碧水一路奔来,在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末端北京团城湖明渠,清亮的江水奔涌而出,经过这段885米长的明渠,涌向颐和园团城湖,进入首都各家水厂,再通向千家万户……
帧AI,遇鉴南水北调。大坝高耸,清水北流;开挖长渠,人工运河;倒虹吸管,下穿河沟;千年宋陵,水调歌头;南来之水,穿越黄河;水城融合,穿越焦作;华北明珠,重现华彩;天河筑梦,永续北送。
南水北调,事关上亿人的喝水用水。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始终牢记嘱托使命,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宏伟蓝图鼓舞人心,奋斗铸就治水伟业。
南水北调中国梦,碧水丹心十堰情。
编辑:李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