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堰富康小区内,有一家姐妹手工月饼店。59岁的姐姐汪明珍负责经营,55岁的妹妹江娣打下手,她们用40多年的坚持保留了那份让人难忘的老味道。
汪明珍和江娣从10多岁起便跟随父亲在竹山学习制作酥皮月饼,这一手艺至今传承45年之久。3年前,她们将这份珍贵的传统手艺带到十堰城区,继续用匠心制作每一块月饼。
在她们的小店里,豆沙馅月饼是招牌之一。汪明珍介绍,制作豆沙馅需先将红豆蒸熟搅拌成泥,再经过精心炒制,最后包裹进酥皮中烤制而成。整个制作过程繁琐而精细,但她们从不马虎。因为她们深知,只有真材实料和用心制作,才能留住那份最纯粹的味道。顾客李师傅感慨道:“好多年没尝到儿时月饼的味道,今天买来品尝,顿时让我回味起儿时的味道。”
竹山老月饼的特色之一便是外层均匀裹上的芝麻。汪明珍的女儿陈维佳透露,裹芝麻是个技术活,需要不停地翻动月饼,让芝麻均匀粘附,这样烤制出来的月饼才会更加香甜可口。
凭借对传统手艺的坚守和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小店的月饼赢得市场的认可。在销售高峰期,一天能卖出3万多个月饼。虽然制作过程辛苦且繁琐,但汪明珍表示,正是这些小小的月饼,不仅养育了她的4个子女,更让她对这份手艺充满了热爱与坚持。
包好的月饼盖上红色印章。
汪明珍姐妹坚持使用传统方式制作老月饼。(十堰晚报记者 刘成臣)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