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十堰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处非办),发布致全市人民的公开信,呼吁广大市民提高警惕,坚决抵制非法集资行为,及时发现非法集资案件线索,共同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公开信指出:近些年来,十堰市强化了防范非法集资工作机制,加大了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力度,非法集资违法活动得到了有效遏制,有力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但是非法集资的风险依然存在,需要引起广大群众的高度警惕。
当前,非法集资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花样翻新。从过去的农林养种植、房地产销售等形式逐渐升级包装为“商业管理”“企业咨询”“网络科技”“投资理财”“财富管理”“股权众筹”“期货”“信托”、“私募基金”“虚拟货币”等更专业的“资本运作”理财产品,并且承诺有担保、低风险、高回报。
第二,网络化趋势极为明显,跨区域的特点十分显著。非法集资由以前的实体店线下非法集资,转变为借助互联网开展宣传、销售、资金支付、归集并转移资金,引诱人员参与,形成了“互联网+传销+非法集资”模式。比如宣称“零元购物”“购物返本”“健康养老投资无风险”“消费=储蓄”并发展会员的“消费返利平台”。
第三,手段更加隐蔽,欺骗诱导性更强。犯罪分子常常假借国家政策的名义,打着“经济新业态”“金融创新”“乡村振兴”“健康养老”“新能源”等幌子,以所谓的具体项目为依托,噱头更新颖、迷惑性更强。一些犯罪分子不惜投入重金,通过各类媒体进行包装宣传,在高档场所举行推介会、知识讲座,欺骗性更强。
为了防止上当受骗,市处非办提醒广大群众:在投资理财前要做到“四看二问三要三不要”。
四看:
1.看经营资质。金融是特许行业,经营者必须取得了营业执照和获得金融许可后方能从事经营活动。因此广大群众在投资理财过程中,首要的就是要看主体是否取得工商营业执照,是否取得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或国务院外汇管理部门审批、颁发的金融许可证,二者必须同时取得才有金融经营的资格。无营业执照和金融许可开展金融活动的都是非法金融活动。
2.看宣传方式。非法集资需要虚假宣传造势,关键词通常是“高息”“保本”,是否编造“网络借贷、投资理财、虚拟货币、养老服务”甚至免费旅游、考察等。不要盲目相信熟人介绍、专家推荐,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国家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广告、公开劝诱等方式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或者超出法定数量的特定对象开展资金募集宣传,对投资收益或者投资效果作出保本、保收益、无风险等保证性承诺。
3.看投资条件。如果企业声称不限条件谁都可以参与投资,对不特定对象(即社会公众)来者不拒,您务必多加小心。如果是面向老年群体的,就更加要小心谨慎了。
4.看经营模式。要问清楚企业实体项目是什么,融资的实际用途是什么、获取利润的途径是什么。多想想“凭什么能有这么高的利息”、“这么高的利息能持续多久”。
二问:
1.问专业人士,要通过正规渠道咨询金融专业人士,获取投资项目风险的专业判断,避免落入“理财陷阱”。
2.问家人朋友,做出投资决定前一定要跟家人通气,必要时与朋友商量,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
三要三不要:
1.要理性,不要侥幸。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不是“圈套”就是“陷阱”。要坚守理性底线,想想自己懂不懂,比比风险大不大,看看收益水平合不合实际,问问家人朋友怎么看,不要被赌博心态和侥幸心理蒙蔽双眼!
2.要稳健,不要冒险。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还可能是投资骗局,投一次就血本无归!要合理评估自身承受能力,审慎确定风险承担意愿,不冒险投资!
3.要警惕,不要盲目。“收益丰厚、条件诱人、机会难得、名额有限”都很可能是忽悠,一定要警惕、警惕、再警惕!多留个心眼儿,绝不要听风就是雨,盲目“随大流”投资!
郑重提醒
国家严厉打击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活动。国务院《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规定,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任何投资都有风险,高收益往往伴随高风险,为了自身的财产安全、家庭和睦,请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和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
如发现身边有非法集资活动,请及时收集和保存宣传资料、合同协议、转账凭证等证据,主动向本地公安部门或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举报。
十堰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举报电话
十堰市处非办:8111531
丹江口市处非办:5212336
郧阳区处非办:7208100
郧西县处非办:6227267
竹溪县处非办:2721309 17671134400
竹山县处非办:4228208
房县处非办:3242611
茅箭区处非办 8787203
张湾区处非办:8106526
十堰经开区处非办:8319830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处非办:5662978
拒绝高息诱惑,远离非法集资!
编辑: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