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全国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典型案例 十堰一案例入选

时间:2024-02-26 10:15 来源:十堰晚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原标题: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全国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典型案例 十堰法院审结的“狗扑人”案入选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全国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典型案例,由张湾区人民法院审结的一起“狗扑人”案入选全国6个典型案例之一。据了解,此案也是湖北高院推荐的唯一入选案例。

被狗扑咬受伤,当事人上诉维权

2022年12月28日,市民张某骑摩托车从包某家门前的公路上经过,包某家饲养的两条狗追赶扑咬张某,致其摔伤。事发后,张某打电话联系上包某,包某赶到现场将张某送到医院拍片检查并治疗。张某在事发后先后向交管部门及辖区派出所报警。

后经双方协商,张某同意回到自己居住地的村卫生室治疗。然而检查发现,张某的3根肋骨骨折。不过,此时距离案发已经过去两个多月。“检查发现骨折后他对我不管不顾,所以我在村、镇多次调解无果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请他赔偿我经济损失36000元。”2023年8月,张某到张湾区人民法院黄龙法庭对包某提起诉讼。

对于张某的诉求,包某辩解称:张某没有证据证明是我家的狗追扑致他受伤,前期送其治疗是尽邻居好心之举;张某事发两个多月后才检查出3根肋骨骨折,是他自己干活造成的;张某提出的误工、护理、营养费不实,精神损失费更是不合理。要求张某退还其前期垫付的医疗费850元。

因本案原告张某案发当天检查无异常,两个月后再次检查发现3根肋骨骨折。法庭委托专业机构对“3根肋骨骨折与事发当天是否关联”进行司法鉴定。然而,司法鉴定前置阶段证据质证后,包某在微信中对书记员说,想申请法官回避。

该案仅在鉴定前置阶段,尚未诉讼立案,包某就产生申请法官回避的想法,极有可能导致审判不能正常进行。法庭高度重视,在立案前引导包某,如申请回避可以提前书面提出,同时又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和检察官旁听监督。

法院巧妙调解,打开“心结”解“案结”

2023年11月下旬,司法鉴定报告出炉,原告张某3根肋骨骨折与2022年12月28日受伤相关联。

2023年11月24日,法庭就此案开庭审理,特邀湖北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余盛林和张湾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派出检察官旁听庭审监督。包某表示,不申请法官回避。

经过两个小时的开庭审理与面对面调解,省人大代表与检察官亦协助做和解工作,该案征求调解意见,原告张某表示最少要求赔偿6600元,被告包某表示最多赔3000元。

最终法官根据实际情况,析法释理,建议被告包某赔偿原告张某5000元,并解释了理由。双方表示同意,当庭在调解协议上签字并当即履行完毕。原告出具收条,双方均签署了权利义务终结书。因案结事了,不再制作民事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在法庭上握手言和。

对于这起既没有调解书,也没有判决书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人民法院在包某和张某纠纷案件中邀请人大代表、有关单位旁听庭审,在分清是非和责任的基础上加强调解,人大代表、有关单位协助调解,最终促使双方互谅互让达成调解协议,当事人当即予以履行。通过人民法院与相关部门合力调解,既解开了当事人的“案结”,又通过教导饲养人应如何依规养犬,打开了当事人“心结”,还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有关单位的协同作用,以司法案件“小切口”推进提升社会治理大篇章,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堰晚报 记者 何利 通讯员 桂千勇 邱爱民

编辑:张红艳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