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研工具,节省50万的采购费用!这个十堰人获评“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时间:2023-05-22 07:28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近日,在京召开的第十六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上,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王大伟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入职15年,王大伟坚守试制生产一线,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攻克了100多项新产品试制中的技术难题,成为一名18种技能在手的技术大拿。

在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试制部总成及零部件试制车间,王大伟正在进行发动机气缸密封性实验。

QQ截图20230521194913

王大伟向记者介绍到,六个发动机的缸孔,通过加工完成后表面非常光滑,没有加工过的缸孔,表面的刀纹特别明显,如果装机的话就会出现泄漏的情况。

QQ截图20230521195028

发动机密封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六个缸孔对应六个缸套,接触面的平整度是密封的关键所在。业界常见的解决方案是购进国外的刀具进行打磨,然而王大伟他们面临的现实情况却不允许。

王大伟说,缸孔的泄漏是个卡脖子的工序,如果从国外购买专业的刀具,需要五十万元的刀具采购费用,定制周期六个月,加上采购流程,需要很长时间,而项目是等不起的。

为了试制工作顺利进行,王大伟和同事们采用手工打磨缸孔的方式进行,但是打磨一个缸孔,就需要半天时间,六个缸孔至少需要三天,而且成品率不高,这让研制陷入困局。

QQ截图20230521195325

王大伟说,当时做了一套工装辅具,攻丝机的功能主要是攻丝,需要解决它的传动问题,如果做得太大,功率太小带不动,如果做得太小,达不到研磨要求。

攻丝机原本是用来加工螺纹的,而缸孔表面需要光洁的平整度,这就要对攻丝机的连接头进行改造。经过两个月的反复实验,王大伟从诸多材料中选择了研磨本体,然后又研制出连接系统,让攻丝机可以跟六个缸孔实现无差别对接。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技师贾栋说,通过加工、装配、调试等创新方法制作出来的工装,成本仅几百元,从而节省了五十万元的刀具采购费用。

QQ截图20230521195536

新产品试制,也就意味着很多工作都是以前没有干过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涉及的工种也较多。为了掌握过硬的技术,他不断学习,刻苦钻研,熟练掌握了车、铣、刨、磨、镗、钳、电气焊、钣金、内饰装配调整等18项专业技能,被同事称为 “王大拿”。

同事杨澧涛评价起王大伟时说道:“他平时爱钻研,干活的时候也能吃苦,有些零件通过普通的方法,有时候都无法完成,他通过自己做的工具,想的方法,把零件完成,产品做出来。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工作以来,王大伟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这句话,带领班组员工攻克了100余项新产品试制中的技术难题,完成创新项目80余项,技能成果30余项。

QQ截图20230521200312

“工匠精神就是要追求卓越,追求极致,别人能做到的,我要做的比他还好,别人能做到优秀的,我要做的比他更优秀,通过对技术的追求,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来提升自己。王大伟说。

编辑:王聪骢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