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 福兔贺新春,欢喜过大年!十堰各地的节庆活动多姿多彩,人们看文化惠民演出、赏民俗表演,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新年氛围。
惠民演出年味浓 好戏连台贺新春
惠民演出年味浓,好戏连台贺新春。各地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为兔年的春节增添浓浓的节日氛围。
1月22日,在六堰人民广场,“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2023年十堰市迎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文化惠民演出精彩上演。
演出在喜庆欢乐的歌舞表演《鼓舞中国》中拉开帷幕。民间文艺《金龙闹年》《彩船灯舞》特色鲜明,年味十足;京剧清唱《朝霞映在阳澄湖上》旋律悠扬,让人陶醉在国粹的魅力里;三句半《宣传党的二十大》给人以极大鼓舞和力量。
整场演出持续一个半小时,以讴歌时代精神和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既有弘扬主旋律的歌舞表演,又有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现场热闹喜庆,年味十足,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
据了解,此次文化惠民演出每天下午3点在六堰人民广场举办,活动从大年初一持续到初五,增添节日喜庆氛围,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十堰广电 全媒体记者 翁红)
同心广场:看非遗 品年味
大红的灯笼,响天的锣鼓……郧阳区同心广场的新春游园会格外热闹,各式各样的花艺展台将这里装扮一新,彩船、渔翁戏蚌、舞狮等非遗文化表演节目让市民驻足观看。
据介绍,同心广场的游客量从1月19日开始持续上升,22日已达客流高峰,日接待量达三万多人。22日至24日,这里除了每天下午的非遗文化表演,美食嘉年华也满足着人们的味蕾。(十堰广电 全媒体记者 张陈堰)
丹江口市:新春“民俗宴” 幸福中国年
在丹江口市人民广场,舞龙、扭秧歌、撑旱船、跑毛驴、大头人表演等传统表演热闹上演。不少市民拿起手机拍照片,录视频,记录下美好瞬间。
在文艺演出现场,音乐快板《夸夸水都丹江口》、舞蹈《均州古韵》以及戏曲表演《抬花轿》等,让现场市民朋友享受文化盛宴。( 十堰广电 通讯员 高重阳)
武当山玉虚街:非遗民俗迎新春
在武当山玉虚街,二十多位传统艺人为八方游客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舞龙灯表演。赶毛驴、麻虾灯等民俗表演让大家在热热闹闹的锣鼓声中欢乐过大年!
玉虚宫前,武当武术非遗传人秀出武术绝活,让群众感受武当武术的独特魅力。(十堰广电 全媒体记者 许海芳 通讯员 张天清 王洪艳)
子胥湖欢乐嘉年华:龙腾狮跃贺新春
春节期间,多地民间艺人齐聚子胥湖欢乐嘉年华乐园,表演高跷秧歌、舞龙、舞狮等文体节目,让游客过一个热闹、喜庆的春节。
踩高跷,扭秧歌。这在东北才有的民间艺术,在子胥湖欢乐嘉年华一上场,立刻吸引了游客的目光,掌声阵阵。据了解,高跷秧歌是东北民间艺术,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经数辈民间艺人和各级专家的锤炼和加工,形成了热烈、粗犷、自由、奔放的表演风格。
不仅是东北高跷秧歌,这里的舞龙、舞狮同样精彩。狮子象征祥瑞,而北狮高凳作为其中一项代表,不仅寓意吉祥如意,更代表了步步高升。现场灵狮轻巧飞跃,既惊险又刺激。而舞龙时,祥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现场十分热闹。
据了解,为营造一个热闹、喜庆、年味十足的欢乐年,子胥湖欢乐嘉年华特意从河南、河北、安徽、广东等地,请来了系列的特技和杂技演员,通过东北高跷秧歌、舞狮、舞龙等民俗和杂技表演,让十堰市民观看到天南海北各路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表演。(十堰广电 全媒体记者 耿吉国 张欣)
万达广场:“非遗”表演郧阳凤凰灯舞上演
1月23日上午,“非遗”表演郧阳凤凰灯舞在万达广场前上演,与市民现场近距离互动,尽显传统文化的魅力。
优美灵动的舞蹈,配上欢快的民间吹打乐,烘托出“凤凰临,祥瑞至”的喜庆节日氛围。(十堰晚报 记者 吴忠斌 张建波 朱江 张婧 刘成臣 徐国文)
到黄龙古镇感受“时光穿越”
除了家门口的热闹与喜庆,也有不少市民趁着假期,到黄龙古镇感受“时光穿越”,品味不一样的春节。
古老的建筑、大红的春联、慵懒的阳光、潺潺的河水,为黄龙古镇加上“复古滤镜”平添了几分别样的韵味。
编辑: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