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慧 喻波)庆团圆,喝佳酿。最近,郧阳区大柳乡的一些村民也开始忙碌起来,他们用传统手工酿制的办法制作小窖包谷酒,这酒是怎么酿出来的呢?来看记者的探访。
近日,记者走进郧阳区大柳乡的余粮村代师傅家的酿酒作坊,作坊里酒香四溢,代师傅忙个不停。
记者看到经过蒸馏后,头道酒已经出来。代师傅介绍,头道酒的度数开始大概有80多度,到最后混合起来在60度左右。
大柳乡的酿酒技艺历史悠久,远近闻名。为扩大酿酒规模,2019年,代师傅在家门口建了一个酿酒车间,车间里一共有四个发酵池,每一个发酵池可存放8000斤左右的酿酒原料。
代师傅介绍,把玉米粉碎后,兑点高粱、糯米,蒸熟后,拌上酒曲放到发酵池里发酵半个月。半个月后,掺进谷糠搁酒甑子里就能蒸出酒了。酿酒蒸锅以前是木制的,现在使用铝制的,密封性更好,将酒糟子放在酿酒蒸锅里,蒸汽升腾,酒气慢慢冷却后,约三分钟就能出酒了。
采用古法手工酿造的苞谷酒色白、气香、味醇,不含添加剂,绿色天然,口味纯正,只有每一处细节都把控完美,才能酿出一坛好酒。
代师傅说,他以前一直在外地打工,为了照顾生病的家人,只能辞工回到家乡,最初几年做点小生意,日子过得一直很紧把,想到自家有酿酒的传统,他觉得利用自己的手艺来蒸小窖酒是个不错的致富门路。
2019年,代师傅贷款十几万,购买了蒸小窖酒的设备,开始了创业之路。他每天起早贪黑,靠着诚信做生意的口碑,再加上乡里的政策支持,他的小窖酒卖得越来越好,现在一年能生产两万斤苞谷酒,酿酒收入也达到了十几万元。
编辑: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