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马凯俊)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纯调水区,十堰紧紧围绕“现代新车城、绿色示范市”目标定位,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不断完善城市功能,让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尤林是十堰民间河长的联合发起人,巡河、监测水质,发动更多志愿者参与河流保护,是他的工作日常。几年下来,他几乎踏遍了十堰每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同样的巡河路,不一样的河水,是他这几年最大的感受。尤林表示,通过巡河护水的方式,为家乡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贡献一份力量,过去巡河更多的是在找问题,现在巡河更多的是在看风景。
一河之长,任务重大。为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十堰在全省率先推出河湖长制,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体系,明确各级河长2811名,河长巡河实现常态化。
市水利和湖泊局河湖长制工作科付欢表示,实行河湖长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过去上下游、左右岸割裂,九龙治水、各自为政的不利局面,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河流治理管护力度。
通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保持或优于Ⅱ类标准,入选首批“中国好水”,五河治理成为全国黑臭河流治理的样板和典范。
好山好水看不尽,碧水新城入画来。在保水护水的同时,我市营林造林的步伐也从未停歇。通过绿满十堰、精准灭荒等国土绿化行动,全市森林面积达到2603.58万亩,全市林地保有量达到2904.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3.5%。同时,千方百计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和绿量,新建街头游园12处,面积约17万平方米;利用自然山体、河流水系等自然资源,修建4条山体游步道,总长8000米,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绿色城市格局正在形成。
编辑:陆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