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落实市委关于产业发展工作部署,市委组织部结合2022年度工作安排,精心选定“建强‘党建+农业产业链’工作研究”课题,向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借智研究,以新视角、新思路探索党建引领农业产业链发展路径。
课题组深入郧阳区青山镇茶叶产业基地调研
一线调研为产业“把脉”。武汉大学非常重视校地研究合作,派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唐皇凤为组长的课题组6人,深入到十堰郧阳区青山镇、杨溪铺镇,房县土城镇、沙河乡以及茅箭区茅塔乡、东城经济开发区等地调研“党建+油橄榄产业链、茶旅特色产业链、黄酒产业链、中药材产业链、茶叶产业链、食用菌产业链、汽车制造产业链、现代服务产业链、农旅融合产业链”的建设成效,走访链上企业10余家,召开各类座谈会20余场,与各类对象深度访谈30余次,延伸到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链党组织各支部了解实际情况,以务实作风和专业精神为“党建+农业产业链”建设“把脉问诊”,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课题组在郧阳区青山镇座谈
精准聚焦找发展“症结”。课题组坚持问题导向推动研究走深走实,在大量收集分析各类文献资料基础上,将中央、省、市关于“党建+农业产业链”的发展要求、外地先进经验和十堰产业链发展实际对比分析,精准找出“党建+黄酒产业链”“党建+油橄榄产业链”“党建+茶旅特色产业链”等在党组织建设及建链、延链、补链、固链、强链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制约“党建+农业产业链””发展的各项因素,“诊断”出了“症结”所在,为推动解决问题明确了方向、找准了“靶心”。
课题组在郧阳区杨溪铺镇座谈
结合实际提建议“施治”。武汉大学课题组综合研究情况撰写形成高质量研究报告,聚焦解决问题,在完善党组织架构,发挥政治引领、战略规划、政策扶持、制度保障、机制创新作用,整合多方资源、强化全链条服务,促进农业产业体系化、现代化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谋划了实施党建服务产业链发展“六大专项行动”,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党建+农业产业链”建设方案,对十堰农业产业长远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来源/市委组织部研究室
编辑:周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