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三下沉”激活城乡发展新动能

时间:2022-11-28 15:35 来源:十堰基层党建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编者按:近年来,竹溪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党建引领、以人为本,推动重心下移,推动资源下沉、服务下沉、平台下沉,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县域经济报和省委《政策》先后以《湖北竹溪:众人来商量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坚持群众主体地位 共同缔造美好家园》为题,推介竹溪县的经验做法。

微信图片_20221205153629

资源下沉聚合力

微信图片_20221205153652

微信图片_20221205153655

组织资源下沉联建,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坚持“党建引领、共建共享”,成立4个社区“大党委”和1个城中村联合“大党委”,出台《全面推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实施方案》,选优配强“1+2+N”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将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社区治理“最后一米”,把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事有所办等功能和“党建+邻里中心”特色服务功能相结合,全县物业小区均成立党支部,全县所有物业小区“党建+邻里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

党员干部下沉联管,提振基层组织力。县委常委带头担任4个社区和6个城中村党建专员,优化调整社区“大党委”组成人员27名,选派4名县直科级干部全脱产担任社区大党委专职副书记,专职协处大党委日常工作,依托社区网格成立35个党支部,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社区建设中的问题。持续调优配强驻村工作力量,全县共有各级驻村工作队128支396人,实现了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应派尽派。每个村配备至少1名在村工作的后备干部,择优选派23名年轻干部、17名党外干部、18名女干部参加“墩苗工程”集中培训,招录42名公务员和选调生到乡镇工作。

人才资源下沉联用,激发发展新活力。紧紧围绕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2名,充实到县直企事业单位工作一线。组建了竹溪县人才储备中心,核定50名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专项事业编。大力推进大学生留(回)溪工作,全县共吸引1423名大学生来溪就业创业。切实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开发。深入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头雁”培育工程,择优确定100名重点对象,进行重点跟踪培养。25名优秀农村青年被“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录取。组织50名乡村教师参加“基层教育百人计划”。大力推进“基层卫生人才培育计划”,定向培养中专学历村医21名,大学生村医3名。深入推进“一品多名技术员计划”。对全县8个乡镇10个重点村的产业发展进行重新调查定位,按照产业发展需求,对专家技术人员进行调整充实,选派10名技术员到村开定点展技术服务,支持基层产业发展。

服务下沉暖民心

微信图片_20221205153719

微信图片_20221205153721

加强政策引导,在“减”字上出实招。下发了《关于开展社区(村)减负工作实施方案》,梳理“三张清单”,明确社区(村)依法依规履行职责主要事项36项、依法协助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工作事项45项、社区(村)减负工作负面清单16条。条条“干货”、招招“硬核”,制度、措施齐推进,减负、增效相结合,“三张清单”从源头上让社区(村)“轻装上阵”,真正从“减”字上下功夫。

开展专项整治,在“督”字上下深水。出台了《竹溪县社区(村)减负10条》并召开专题会议,安排落实村(社区)办公场所挂牌专项清理规范行动,明确时间阶段和任务要求,对涉及村(社区)主要办公场所及为民服务阵地内悬挂张贴的各类牌子,包括标识牌、制度牌、宣传牌和荣誉牌等进行专项清理。截至目前,全县共清理摘除对外挂牌(竖牌)32块、室外标识牌110块、室内功能室标牌86块、上墙制度102块,整合宣传阵地15个,真正地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激发社区(村)干部干事活力,助推社区(村)减负增效。

提高服务质效,在“优”字上见真功。围绕解决区域内党建工作沟通协调难、服务资源优势互补难、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作用发挥难等问题,不断健全完善“有困难找支部、要办事找干部”制度,扎实开展“三认”活动,组织126家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下沉党员干部认亲结对1995人,领办实事1196件,认领服务岗位2000个。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统筹调度作用,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县委重大决策部署,广泛组织开展创先争优、志愿者服务等活动,累计为群众提供服务事项、办理实事好事3000余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680余处,开展文明出行劝导和环境卫生清理2万余人次。探索开展“乡村夜校”“院坝微宣讲”“群众说事”“书记说变化”“支部引领、协会治村”“五天工作法”等基层治理“小妙招”,实现众人的事众人来商量,推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发展。

平台下沉显成效

微信图片_20221205153743

微信图片_20221205153746

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打造产业车间,让群众就近就业。近年来,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成200多个服装、编织、刺绣、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车间,1000多个家庭扶贫作坊、30多个扶贫工厂,让不能外出打工的中老年人、留守妇女、残疾人能够利用农闲时间在家门口务工,1万多名群众实现务农、挣钱两不误。城关镇新民村探索形成“一村三车间”发展格局,每年吸纳20位村民就业,年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形成了“村有产业、家有就业、人有事干”的局面。

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打造商务信息中心,农民销售不出村。推动多站合一、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将偏远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打造成电商主阵地,帮助农民开拓市场,促进贫困农民增收致富。近年来,打造农村超市26家、农资放心店25家、综合服务中心38家;建成农村电商网点191家、电商网货供应基地9个、物联网追溯基地5个,培植电商示范乡镇3个、示范村12个,建设红色驿站50个。

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打造村社共建联合体,群众增收动力足。着眼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鼓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每名村党支部书记至少领办一个致富项目,每个乡镇创建2至3个村干部创业示范基地。发村干部队伍“带头创家业、带领创事业”的活力。同时,实施村干部“安心工程”,大力推行村集体经济“倍增”计划。目前,全县235个村党支部牵头领办专业合作社,201名村党支部书记“一肩挑”担任专业合作社法人,培育村干部创业致富带头人321人、农村党员带富能人804人,形成了支部领富、干部帮富、党员带富、群众致富的局面。

微信图片_20221205153804

来源/竹溪县委组织部(作者 陈龙兵)

编辑:周琼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