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将至,一些考生因为紧张、焦虑,出现失眠情况。如果失眠严重,还容易引发头痛、心慌、记忆力及注意力减退等症状。如何应对考前失眠?太和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艾春启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支招。
艾春启介绍,考前失眠主要是受焦虑、紧张情绪的影响,这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高考是人生的一场重要考试,考生担心考不好,从而会产生焦虑、紧张情绪。而失眠后,考生又担心会影响考试,就变得更加焦虑,陷入恶性循环。事实上,考前失眠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偶尔一次的失眠并不会影响第二天的精力,考生不必有太多的心理负担。
失眠了该怎么做?
艾春启建议尝试以下方法:
1、调整好生物钟。睡眠的完整度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生物钟和周围环境无法相适应的话,睡眠很容易受到干扰。因此,应该保证定点入睡和起床,如晚上十点左右入睡、早上六点起床。
2、把握入睡后的“黄金90分钟”。睡眠由一个个周期组成,每个睡眠周期持续大约90分钟,而在第一个睡眠周期当中,深睡眠所占比例是最大的,因此,确保入睡后90分钟不被打扰是十分重要的。
3、不要食用影响睡眠的食物,比如茶、咖啡等。如果有长期饮用咖啡或茶提神习惯的考生,也应当在下午三点后停止饮用。此外,胀气食物、辛辣食物、高盐食物、油炸食物都会对睡眠产生不利影响,这段时间要避免食用。
4、深呼吸法。当考生发现自己入睡困难的时候,记住深呼吸法。平卧,先缓慢深吸气4秒钟直到吸满为止,屏住呼吸4秒,然后再缓慢呼气4秒钟,直到气体全部呼出去。这个时候将自己的意识集中在呼吸这件事情上,感受胸廓的起伏,反复多做几次,直到身体有轻飘飘的感觉,这个时候就很容易入睡了。
5、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促使机体分泌内啡肽、多巴胺等物质,这些物质都是传递思维和情感的重要神经递质,让人情绪愉快,舒缓压力,释放焦虑情绪。考前适当锻炼身体可以缓解紧张感,达到调整睡眠的目的。但注意不要在睡前运动,以免兴奋导致入睡困难。
6、积极心理暗示。如果考生出现了考前失眠,应该给自己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其实考前失眠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大部分人都会或多或少的紧张。即便没睡,也不会影响到考试成绩的。(秦楚网 记者 曾雨)
编辑:李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