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取得新成果,“蝶中仙子”翩跹现身丹江口

时间:2022-05-13 20:31 来源:湖北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640X800_pub_CB20220512182830122080_sy.png_68d6056da20c459c8a86ecfa7c2aca3f

“蝶中仙子”翩跹现身丹江口(调查人员现场拍摄供图)

湖北日报讯(记者胡弦、通讯员谭小勇、李斌)5月13日,湖北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传来喜讯,调查人员多次在丹江口发现“蝶中仙子”——冰清绢蝶。据了解,这是湖北首次正式观测并记录到冰清绢蝶的出现。带队专家吴刚认为,这说明丹江口的自然生态环境较好,为珍稀物种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生态环境,冰清绢蝶野生寄主植物较少受到人为干扰,珍稀保护昆虫种群数量和多样性显著提高。

640X800_pub_CB20220512182835794060_sy.png_2ea80dab7d38487e9bded1bb935937b0

4月30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吴刚带队赴丹江口市开展昆虫多样性野外调查。雨过天晴,在太和大道谭家坡附近的灌木丛中,调查队员刘宇琛发现一只低空飞翔的冰清绢蝶。“这只蝴蝶贴地约1米飞行,姿态如仙子般优雅飘逸,独特的花纹看上去清雅素淡。”刘宇琛回忆说。因冰清绢蝶飞翔缓慢,调查队员黎成越迅速用相机定格了这一宝贵瞬间。

640X800_pub_CB20220512182838044014_sy.png_8b3fc4dab5bc4f288a74885558747a8f

此后,冰清绢蝶频频现身:5月2日,调查队员在梁家山发现4只冰清绢蝶,其中一对蝴蝶疑似准备交配;5月3日至6日,调查队员在凉习路蒋家沟、209国道赵家坪村,多次发现冰清绢蝶在林间和草地飞舞。吴刚认为,冰清绢蝶在丹江口已形成种群和规模。

640X800_pub_CB20220512182840638097_sy.png_be0a901a196e436bbe4d9211633f85f4

冰清绢蝶,我国珍稀保护蝶类,其拉丁文种名原意为“冰冻”,寓意冰清玉洁。冰清绢蝶一般在4月中下旬能见到,至6月初较少见,主要以刻叶紫堇和小药八旦子为寄主植物。冰清绢蝶翼展达60至70毫米,翅色白而稍黄,翅质薄而半透明,温润如丝绢,翅脉之间的斑点犹如淡墨轻烟,加上飞行姿态优美,被誉为“蝶中仙子”。冰清绢蝶对生态环境要求极高,国内非常稀少,是具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640X800_pub_CB20220512182843482019_sy.png_152fd61b6d9f4823bc8716acb5cec886

“蝴蝶对环境的反应速度超过鸟类和其他昆虫,是公认的高灵敏性环境变化指示生物。”吴刚介绍,蝴蝶对栖息地的寄主植物和温湿度等环境因子灵敏性较高,能够快速响应生态环境结构的变化。因此,生态环境部于2016年首次启用蝴蝶进行生物多样性观测,以监测和预警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40X800_pub_CB20220512182846029058_sy.png_cc3f76cc2d1845e5ab36d0d518117996

省生态环境厅表示,将充分利用本次调查项目成果,加强长江干流湖北区域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据悉,去年上半年,湖北启动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首批试点选取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的神农架林区、丹江口市、巴东县、点军区、石首市、蔡甸区、黄梅县7地,本底调查将持续至明年4月,届时将建立湖北生物多样性数据库。

640X800_pub_CB20220512182848639021_sy.png_98855cc5f8474b90aa316c10e753291f

编辑:董满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