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减”后第一个寒假:让成长回归本质

时间:2022-02-10 10:52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记者 董璀  通讯员 靳书敏)  “双减”政策落地之后的第一个寒假即将结束,中小学生们是怎么过的的寒假,成为广大师生和家长及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如何在这个特殊的假期帮助孩子们过一个健康积极、充实快乐而有收获、有意义的假期呢?茅箭区实验学校在“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洒春晖”办学理念的浸润下,做了细致规划,助力学生度过一个健康积极、充实快乐的假期,促进五育并举,为来年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DSC_2135

 在寒假作业设计方面,学校严格按照市区教育局印发通知要求,科学确定寒假作业总量,统筹安排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严禁教师过量布置寒假作业,严禁给小学1至2年级学生布置书面寒假作业,优化寒假作业设计,提高寒假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分层设计,精心为学生们设计出了一系列多元化、科学化、别样化,体现素质教育导向,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素养作业。这个寒假,孩子们的寒假生活别具风采,精彩纷呈:或投身实践,或倾心探究,或关注时事,或注重体育锻炼、劳动实践、传统文化、阅读活动等方面能力提升……2月9日的下午,笔者和十堰广播电视台的记者一起走进了两位学生家里,看看他们寒假生活怎样度过的。

DSC_2209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六(7)班学生闫洪霖家。据班主任马颖老师介绍,闫洪霖在学校是一个品学兼优、爱好广泛、性格温和的孩子。闫洪霖爸爸闫翔说,“双减”之后,孩子在学校时,有老师对孩子学习和生活的管理;但寒假来临,孩子不再参加校外培训了,那么在将近一个月的假期里,则亟需家庭教育进行补足。为了培养孩子的社会认知能力、自理能力、生存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增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孩子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闫翔和妻子两人在转变自己教育思想的同时,充分抓住春节这一佳期,陪同孩子一起阅读鲁迅先生写的书、敲架子鼓、做体育锻炼、学习英语口语、包饺子、打扫卫生、给爷爷奶奶沏茶敬茶等,让闫洪霖在实践体验中拥了一个有价值、有意义且丰富的寒假生活。

DSC_2218

 自从二胎政策开放以来,很多家庭都选择要了二胎,六(10)班鲍锦宇同学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不同于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女,相比之下鲍锦宇同学更懂得谦让、体贴、分享、担当,还是父母的好帮手。由于妹妹不足三岁,父母工作繁忙,懂事乖巧的鲍锦宇除了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外,寒假中每天还要教妹妹认字、写字,陪妹妹玩游戏,给妹妹讲故事,做一些擦桌扫地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鲍锦宇的爸爸是一名机械设计工程师,一直很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他认为,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长期性,往往影响着孩子的一生。为让儿子健康成长,生活俭朴、为人善良诚实的鲍锦宇父母生活中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无不良嗜好,每天规律作息,尽其所能对儿子实施道德品质、知识技能、文化修养、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鲍锦宇说,他最感兴趣的事是跟爸爸学习绘制简单几何图,最开心的事是爸爸当裁判,他、妹妹和妈妈一起比赛玩魔方,最骄傲的事是在他的教授指导下,妹妹会认会写10个阿拉伯数字,还能背诵30几首儿歌童谣和20几首唐诗宋词。

DSC_2285

DSC_2333

 茅箭区实验学校校长徐慧明希望家长朋友们,抽出时间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不要再盲目给孩子报班,不再做“狼爸”“虎妈”。要及时了解掌握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和成长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要始终坚持儿童为本,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和个性,创设适合孩子成长的必要条件和生活情境,努力把握家庭教育的规律性。校长徐慧明强调,学校也要担负起教育指导责任,通过家长学校、亲子实践等来引导家长正确地教育孩子。建议小学生家长要督促孩子坚持体育锻炼,增长自我保护知识和基本自救技能,鼓励参与劳动,养成良好生活自理习惯和学习习惯,引导孩子学会感恩父母、诚实为人、诚实做事。中学生家长要对孩子开展性别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孩子积极学业态度,与学校配合减轻孩子过重学业负担,指导孩子学会自主选择。

DSC_2330

走进孩子们的家庭,近距离的了解孩子们的寒假生活和成长过程,欣喜发现,家长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少家长已改变了“分数至上”这种单一的育人观和人才观,树立起了科学的育儿观和人才观;家长们对孩子的成长教育有了足够的耐心和正确的认识,“重智轻德”、“重养轻教”的错误教育理念已被更多的家长摒弃;家长们能够以身作则,成为了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家长们学会了放手,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家长们学会了欣赏孩子,松绑了孩子的童年,对孩子多了陪伴、包容和关爱;好书读起来了,各家不仅饭菜飘香,更是书卷飘香;孩子们的家务做起来了,家庭责任感增强了,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提高了……总之,“双减”背景下的第一个寒假,孩子们有人陪伴,有人呵护,过得自主、开心,过得有趣味、有意义。相信在家校和社会共同携手努力下,孩子们的实践体验一定会更丰富,锻炼时空一定会更宽广,个性绽放的也一定会更精彩!   

编辑:陈旭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