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北京南路骏逸汽修美容店关门“跑路”。资料图片
近年来,预付卡消费纠纷屡屡成为消费者投诉热点,持续引发社会关注。据统计,2021年1月1日截止到12月25日,我市相关部门通过市长热线、网上问政等渠道,共接到各类投诉案件370件,其中涉及到住餐行业51件,美容美发行业81件,零售82件,修理业61件, 保健养生行业32件,干洗行业5件,摄影行业4件,健身娱乐54件。
预付式消费“套路”多
“我卡里还有4000多元,这可让我怎么办呢!”今年3月,市民陈先生向十堰晚报秦楚网新闻热线反映称,位于北京南路香山苑小区附近的骏逸汽修美容店关门“跑路”了,而此时自己卡内还有4000多元余额。“当时店内说推出了充值送车险、加油卡、洗车等多种活动,就让我心动了,我就往里面充值了5000元,然后在该店使用。”陈先生说,自从办了洗车卡后,洗过几次车,自己的卡里还有4000多元,本想着年后给爱车做一个护理,但没想到遭此窘境。
爱美女士马女士则遇到了“退费难”的烦恼。上海路有一家名为“楚诺美业”的美容院,马女士三年时间在这里先后消费了几十万元,目前卡内还有约8万元的服务项目没有做。马女士因故不打算再继续消费想要退卡,但经多次协商,商家仍一直不同意退费。
当然,也有“良心”商家会选择补偿客户。今年5月,市民吴女士在万达广场的附近古荷轻奢理发店充值了4000余元,但店铺突然关闭,吴女士退钱无门。但随后,该店协调店内会员去江苏路的其他店铺继续消费。“经过我们协调,让当时在我们这里办卡的十多位会员去江苏路的奥斯卡美容美发店内继续消费。”店长表示。
临近年底 市民办预付卡需谨慎
预付卡消费既能让商家稳定客源,又能让消费者享受更多的优惠福利,看似“双赢”,却内藏陷阱。一些不良商家打着预付卡消费的旗号圈钱,然后“卷款跑路”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引发追讨预付款的消费投诉,甚至群体性消费纠纷事件。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办卡需谨慎。
“消费者在选择预付卡消费前,应全面了解商家经营资质、主体资格、经营规模、经营地址是否与证照注册地址一致、提供的票据单位是否与营业执照上的单位名称一致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再考虑选择市场信誉度高、经营状况稳定的商家进行预付卡消费。”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在接受预付卡消费时应当与经营者订立书面合同,合同注明商家经营地址、联系方式、商品或者服务的名称、种类、数量、功能、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争议解决方式、解除合同、退款方式和民事责任等,对于约定含糊不清或不公平不合理的条款,要及时询问商家,及时纠正,并要求商家将口头承诺事项一并列入书面合同,为事后维权提供法律依据。(秦楚网讯 文、图/记者 季栋)
编辑:王聪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