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呼吸重症 保护肺功能

时间:2021-12-16 16:12 来源:十堰周刊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人医提花

记者  李梦琳   马婷婷

呼吸无小事,一呼一吸间,是整个生存的命脉,对于呼吸,再重视都不为过。然而在当代,咳嗽、气喘、胸闷……这些典型的呼吸系统疾病却困扰着人们,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根据最新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报告显示,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比例达到了80.7%,成为我国居民第三位慢性病死因,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

十堰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重症监护室( RICU )主任杨力提醒,要及早重视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试图拖延,尤其是有肺部基础疾病患者,因为每发病一次,肺功能就会永久性丧失一部分,成为不可逆的损伤,回不到发病前水平。只有在平时加强预防和治疗,避免肺功能的过度退化,健全肺功能,才能尽量避免呼吸衰竭等致命性疾病的出现或提前出现。

避免重症,不可拖延

回想起自己被插管抢救的那段日子,戴先生仍心有余悸。彼时,由于多日的咳嗽、胸闷、胸痛,他都没有重视,仅仅吃了几片感冒药了事,直到昏迷被送进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重症监护室,他和家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67岁的戴先生因经商而应酬繁多,抽烟、喝酒、生活作息不规律,体重腹围都严重超标。不仅有高血脂、糖尿病,甚至还做了膀胱癌手术;尽管平时就出现了胸闷、喘气、呼吸困难的症状,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2018年冬天,戴先生开始发烧,他以为是普通感冒,便自行找了几粒感冒药服下,但乏力、胸痛、咳嗽的症状却愈发严重,几天后被家人送到市人民医院时,人已经休克过去,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一边的肺部已经被完全感染,呈现“大白肺”状态。

 “血压低、呼吸衰竭,立刻上呼吸机插管抢救!”杨力迅速组织医护人员会诊,通过反复调整药物用量、密切检测患者生命迹象,将戴先生抢救过来,最终确诊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转移至普通病房后,通过指导戴先生利用无创呼吸机、配合氧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也得到了治疗,睡觉打鼾、起床头晕的现象也消失了。

 杨力介绍,戴先生就是典型的慢阻肺患者,没有意识到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危害性,一味拖延导致危及生命。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病患并不少见,有些慢阻肺病人会等到呼吸艰难、症状不能控制时才就诊,等到病情越来越严重时,可能就已经引起心脏或其他脏器的病变了,不仅治疗效果差,造成了不可逆的肺功能损伤,而且一旦出现呼吸重症需要抢救时,无创呼吸机就无法发挥作用,只能选择插管治疗,对人体造成更大的损伤。

改善肺功能,重在预防

改善“肺功能”,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杨力介绍,所谓“减法”就是要戒烟,少吃伤肺食物,改掉伤肺习惯,而加法则包括很多,可以主动的咳嗽几声,帮助清除肺部垃圾。在空气清新的地方,可以多做做深呼吸,使人呼吸到更多的氧气,促进肺部细胞和身体的新陈代谢,排出肺部的毒素,主要目的是为了锻炼肺功能,让肺部更强壮。

在平时,还要加强身体的运动锻炼,比如慢跑、徒步、羽毛球、太极拳等有氧运动都有益处,可提高肺活量、改善膈肌功能等。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肺功能破坏,限制了运动能力,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运动,日常还可以勤练伸懒腰、深呼吸,以锻炼呼吸肌肉等。

此外,慢阻肺患者及睡眠呼吸障碍患者,尤其重叠综合症患者,可以尝试自备家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结合家庭氧疗,提升肺功能、减缓病情发展速度,最终起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十堰市人民医院RICU是集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急慢性呼吸衰竭及内科各系统危重病的救治单元。医护团队通过多年不断的医疗实践, 通过呼吸功能监测、气道管理、机械通气策略及呼吸内镜治疗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重症肺炎、咯血、多脏器功能衰竭、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危重患者的抢救等方面的救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完备监测条件下使用各型设备,开展气道内新生物电凝电切、自体血咯血封堵术等特色技术,疗效显著,为广大呼吸重症患者的健康筑起坚实的堡垒。

专家推介:

杨力,十堰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重症监护室( RICU )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呼吸危重症,包括急、慢性呼吸衰竭呼吸机支持、肺栓塞、过渡性监护病区患者出现呼吸恶化处理、大咯血、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各种病危患者救治等。

编辑:陈小艳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