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金勤 特约记者 丁政 袁伊璇)一座矗立在十堰中心的“老建筑”,一座陪伴了一代十堰人成长的“大商店”,五堰商场可谓是一代十堰人心中的老字号品牌。然而因为各种原因,让这家经营三十多年的综合性商场曾不得不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
而如今,它又一次重生!
它又是如何在短短不到半年时间里重新扭亏为盈、焕发新机的呢?
老品牌深陷泥潭 企业自救无望 无奈向法院申请破产
2019年底,位于十堰市核心地段,有着三十多年品牌历史的五堰商场,因资本运作等原因已岌岌可危,加上与周边经营主体存在纠纷,被依法强制分割,顿时出现了巨大的经营问题。2020年初爆发的疫情,成为了压垮五堰商场的最后一根稻草。即使在复工复产后,每日仍是惨淡经营,亏损严重。
十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工作专班,专门解决五堰商场的问题。涉及五堰商场的大量诉讼与执行案件,因矛盾众多,群众反映问题集中,也进入了十堰中院的重点关注之中。随着府院联席会议机制逐步建立,五堰商场的问题也逐渐浮现水面。
五堰商场因自救无望,已向法院提出了执转破申请。但执行局对五堰商场的问题把握不全,审理该案的合议庭也认为该案破产原因复杂,需要慎重审查,不宜简单判断是否受理破产申请。因五堰商场是十堰市知名老品牌,破产清算影响较大,虽然各方对破产重整诉求较高,但疫情封控后,启动破产企业复工复产受阻,合议庭对该商场启动破产重整存在顾虑。面对信访压力大、哄抢可能性高等因素,法院只有尽快介入才能掌握局面,但受理破产又难免会对商户和消费者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商场正常经营。
到底该怎么办?如何才能挽救这个企业的生命?案件的承办法官也陷入沉思。
破产路如何前行 法院心系大局 为企业谋求重生之策
“决不能‘一破了之’。我们合议庭当时有两个思路,一种思路是让债务人的实际控制人自行融资进行债务重组;另一种思路是直接受理债务人的破产重整,引入投资人,通过司法程序化解债务。但这个案子适用以上两种方式都存在一些问题。”案件承办法官、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熊品回想起审理五堰商场执转破案件时的情况。
如果让债务人的实控人自行融资进行债务重组,或许可以借助政府有关平台,引进有实力的资金方进行收购。但实控人早已信用受损,融资困难重重;而意向收购方多顾虑重重,表示企业涉及纠纷太多,不敢出手,第一条企业重生之路希望渺茫。
而直接启动债务人的破产重整,引入投资人,通过司法程序化解债务如何呢?“虽然我们办理过多个成功的破产案件,但这个案件有他的特殊性,需要更加谨慎的面对。” 承办法官熊品说,在这个案件中存在着多个商户,商户与商场不是简单的租赁关系,而是更为紧密的联营关系,对商场的人员、政策、经营思路的变化极为敏感。受理破产后,涉及各项法定程序的公告、通知,影响面较大,会在商户中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广大消费者通常也对“破产”二字十分敏感,对商品的质量和售后也会产生不必要的联想。2018年底,武汉市汉阳区新世界百货商场进入破产程序,引发众多商户关店、撤场,给整个钟家村商圈都带来很大影响。前车之鉴不远,合议庭直接受理本案破产申请也有诸多顾虑。
商户稳定、商场稳定、商圈稳定,十堰中院秉承着这样的宗旨,积极开展工作。合议庭经过多次讨论、反复权衡,最终决定对五堰商场实施预重整!
2020年8月,五堰商场在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主持下正式启动破产重整。
预重整方向已定 各方合力共进 助企业起死回生
“预重整程序既不同于‘庭外重组’,也不属于‘破产程序’,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过渡程序和中间程序。”熊品法官结合多年办案经验,对预重整程序有深入研究。“预重整期间,法院既要充分保障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又须适度运用司法强制力;既要防止个别群体的利益失衡,又要严肃处理拒不配合的有关行为;既要调动临时管理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建立健全府院联动机制。做好债务人的预重整工作,需要承办人运用丰富的破产法理论知识和大量的破产案件审判经验,审慎并准确的找到当事人意思自治和司法强制力之间的平衡点。”
该案合议庭审慎平衡当事人意思自治和司法强制力的关系,既保证营业、人员、政策和经营思路的稳定和延续,对可以由当事人自行协商确定、解决的事项,充分放权,最大限度避免对商场带来冲击和影响;又适度发挥司法能动,指定临时管理人接管破产企业,全面清点财产,接收债权申报。同时,在辖区范围内暂停对债务人的债权执行,联系潜在投资人,形成可行性重组方案。
在债权人决策形式上,由分类协商会议替代正式债权人会议;以现场沟通为主,书面表态为程序兜底。在债权申报和审核环节,减少司法介入,赋予债权人与管理人宽裕的协商、审核时间及充裕的纠正次数。在经营上,选任有实力的同类营业市场主体担任托管人,全部保留债务人原有核心经营团队,以商场稳定为圆心,带动职工、商户和商圈的全面稳定。在重组方案的制定上,允许债务人、债权人和投资人自行博弈,自由磋商与谈判,自行达成重组意向与具体条款。
在预重整环节,十堰中院合议庭适当介入,有序稳定推进各项工作,不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并让受损失的少数人充分发表意见,及时解决各主体提出的合理诉求。
司法助力已显成效 五堰商场扭亏为盈凤凰涅槃
五堰商场的预重整工作尚未完全结束,但预重整所发挥的效果已完全显现。商场进入预重整后,销售业绩逐日上扬,预重整当月,商场销售额460万,比7月份增长22%;9月,五堰商场实现销售额585万,超出7月份55%,且偿还了一半以上商户的拖欠货款,有效稳定了商户群体;10月,销售额猛增至927万,超出7月份146%,全部解决商户货款拖欠问题;11月和12月,商场果断进行了内部布局改造,分别实现销售额697万和764万,并顺利实现单月扭亏为盈。时至2021年1月,五堰商场全月销售额超过1200万。同时,各项基础设施修复与改造顺利进行,对外宣传逐步恢复正常,职工与商户人心稳定,消费者体验良好,大部分人甚至感觉不到商场已有法院介入。
在十堰市委、市政府,十堰中院,债权管理人等各方合力下,五堰商场破产重整顺利实现了“三稳定”的要求。
编辑:董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