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一座又一座;路,一弯又一弯。
从宜昌市中心出发,穿行城区、走过高速、再绕山路……驱车近2小时,到达夷陵区下堡坪乡。

至三峡中药材产业园,挂着本地和外地车牌的车辆停得整整齐齐。一边是采购、装卸、运输,忙得不亦乐乎;一边是三五成群的游客,举着相机“打卡”层林尽染图景。
下堡坪乡深藏夷陵西北山区,位置偏远,曾经连快递都难以送达,如今跃迁为年产值11.72亿元的“中国天麻之乡”。
变化何以发生?都在“天麻”二字。

雾绕在山尖,路挂在山腰,沿路一溜农房,下堡坪乡下堡坪村就依偎在大山的“褶皱”里。

走进村子,只见家家户户都忙活着天麻的清洗、蒸煮、切片、晾晒,大大小小的加工设备同样开足马力,“迎战”天麻丰收季。
用“迎战”形容并不夸张,10月26日,“宜昌天麻”在下堡坪乡正式开市,首日便斩获亮眼成绩。

当天,天麻企业与客商成功签订15份供应协议,预计销售额达1200万元;线上渠道同步发力,干天麻、新鲜天麻等系列产品售出8000余件,接到预订订单3000余份,预计实现销售额500余万元。
究竟有何秘诀,让山坳坳里的“土疙瘩”,结出“金果果”?我们从天麻产业的“神经末梢”——种植户身上开始找寻答案。

“我们下堡坪种天麻,那是老天赏饭吃!”聊起天麻,53岁的种植户朱国平指着屋后山林,打开了话匣子:“瞧瞧这片林子,完全符合天麻喜凉爽、喜湿润的生长习性。”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朱国平心里的“绿色账”。

原来,下堡坪乡平均海拔850米,森林覆盖率超75%,年均气温16℃,昼夜温差大,加上源源不断的山泉水灌溉,形成了天麻生长的绝佳小气候。朱国平说:“这样的条件,不用过多干预,就能让天麻自然生长、品质上乘,是其他地方没有的天然优势。”
朱国平的“第二本账”,是天麻产业厚积薄发的“增效账”。

▲下堡坪村党支部书记陈道峰查看天麻品质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下堡坪村的乡亲们就在探索人工种植天麻。“刚开始也走了不少弯路,要么产量低,要么烂土里。”下堡坪村党支部书记陈道峰回忆,那时人工种植技术并不成熟,加之粗放型种植方式对林业资源造成一定消耗,限制了产业发展。

转机出现在2004年,“乡里普及天麻制种技术,成功培育出天麻素更高、抗性更强的杂交乌红天麻。”陈道峰说,依托“天麻——食用菌”生态轮作和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下堡坪天麻早已实现“以林养麻、林麻共生”,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今年8月,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二级教授、天麻专家王绍柏联合夷陵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中药材股共同开展天麻良种选育试验。
如今,标准化种植基地与科研院所合作,更推动天麻种植走向精细化、科学化。“从种到收,环环有讲究!一亩鲜天麻产量约5000斤,过去想都不敢想!”朱国平笑着说。
而最让朱国平安心的“第三本账”,是越来越清晰的“增收账”。
“我们的天麻,肉质饱满,天麻素含量优,收购商抢着要哩。”朱国平随手拨开簸箕上晾晒的天麻片,色泽黄润、自带清香,“你看这品相,晒干后每斤能卖上百块,比种玉米、红薯划算多了。”
“光是天麻种子,我今年都卖了7万元,蒴果也卖了2万元,还有成熟的大天麻,鲜货、干货一起算,可以卖10万元。这三项加起来就有19万元,再刨去菌材、人工这些成本,纯利润也有13万多!”
近几年,家里新修了小楼,老两口婉拒了随女儿进城生活,守着家乡的山林,继续扩大天麻种植规模。
朱国平说:“现在政策好,技术也有保障,只要肯干,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我们下堡坪的天麻,就是响当当的一块牌子,种天麻,我自豪!”
朱国平的幸福生活,是下堡坪天麻种植户的生动缩影。

“我们村1069户,天麻种植户占了七成多,全村种植面积达48万多平方米!”陈道峰笑言,自己如今可是名副其实的“天麻书记”——“从技术指导到销路对接,天天围着天麻转,看着大伙儿靠天麻增收致富,我这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种得好如何卖得好?光顾埋头种地不行,还得抬头看市场。
在下堡坪乡,小小天麻,“长”出了一个十亿级产业集群。当地发展路径十分清晰:“拓销路+深加工+强品牌”。
“人种天养、无叶无根林下长,大家猜是什么?”11月16日,助农主播陈小满的直播间里,镜头对准了一片松软的土地。
只见画面中,一位种植户正在田里刨挖。片刻,个个形似土豆的天麻接连出土,很快在田埂边堆起了小山,直播间的互动热情瞬间被点燃。
田还是那片田,思路一变天地宽。
“把直播间搬到田间地头,用最真实的场景打动网友,效果比室内直播提升明显。”宜昌市徐嘎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徐万金介绍,这是他们电商直播的“2.0升级”。

相比前两年室内展示包装产品的直播模式,今年他们将镜头直接架在绿水青山环绕的种植基地,让网友直观感受“中国天麻之乡”的品质底气。
▲助农带货主播正在直播
如今,一部手机、一根自拍杆,成为下堡坪天麻种植户的“新农具”,直播带货悄然兴起。
“自今年9月开播以来,我们每天线上销售在1500单左右,已实现销售额100万元,销量达12万斤。”徐万金说,公司不仅搭建直播销售渠道,还为种植户提供标准化的技术指导、采收规范,以及分级包装、物流配送等一体化服务,解决了“种得好、卖不出、卖价低”的痛点。

今年,电商直播带动下堡坪乡750余户村民户均增收1万元。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全乡共开近70场直播,销售额达650万元。
不只满足于把天麻卖出去。近年来,下堡坪乡以“融圈、入链、集群”的思路,建设现代化产业园,积极打造“宜昌天麻”区域公用品牌,奋力走出一条偏远高山乡镇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在宜昌东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厂房里,自动化清洗机械高速运转,裹着泥土的新鲜天麻经清洗、分选、蒸煮、打包,一步步蜕变为待售佳品。

“今年从新货上市到现在,销售额已经突破3000万元,预计到年底天麻销售结束,营业额能达到5000万元!”宜昌东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何旭东指着忙碌的生产线介绍,当前每天的天麻出货量约3万斤,加工车间正处于用工高峰期,30多名工人全部来自本地村民。

下堡坪乡蛟龙寺村村民彭先红就是其中一员。“自己种天麻一年能挣两三万块钱,在产业园上班还能再赚一两万,一天工资有一百五六十块钱。”彭先红笑着说,从家骑电动车两公里就到园区,既能顾家又能增收,“这日子,有奔头!”

▲下堡坪乡三峡中药材产业园
彭先红所说的产业园,是下堡坪乡投资5亿元打造的三峡中药材产业园,去年10月建成投用。目前已聚集了13家天麻企业,形成了从育种、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实现干鲜天麻销售800吨、菌种60万瓶,产值突破6000万元。
“今年技改项目落地,加工效率比过去提升了3倍。天麻开市后,全乡日加工量达4万斤,订单金额1.2亿元,产销形势十分可观。”下堡坪乡经发办负责人陈顺娴介绍,产业园二期项目正拓展中药材精深加工,加快促进天麻原料高价值转化。
自2013年被中国菌物学会命名为全国首个“中国天麻之乡”以来,下堡坪乡始终聚焦天麻产业发展,现有市场主体189家,天麻种植面积约288万平方米,全乡近八成农户从事天麻相关产业。高峰时期,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干天麻从这里中转,产量与交易量稳居全国前列。

产业兴,人气旺。天麻不仅鼓起了乡亲们的荷包,也改变了这座偏远山乡的旧模样。
曾经坑洼不平、雨天泥泞难行的乡间小路,如今已拓宽硬化,黑色的沥青路蜿蜒穿梭在群山之间。

▲下堡坪乡九山村
“路好了、灯亮了、环境美了,货车能轻松开到门口,省时省力!”说起现在的新生活,大伙儿赞不绝口,“城市里有的,咱们基本上都有;有些城市里没有的啊,我们也有!”
漫步下堡坪乡九山村,家家户户房前有路、屋后有花、墙上有画。茶园风光、采茶炒茶、杀年猪、种天麻、姑娘出嫁、儿童玩耍、梯田斜阳等乡村民俗图景配合剪纸、民间故事、打油诗等本地特色文化,绘于民居外墙,独具特色。

九山村风光秀丽。好几年前,村里就想号召村民们吃“旅游饭”。可那时家家户户都说穷乡僻壤,搞不了。曾任九山村党支部书记的王传胜回忆道,“开始做工作,只有不到10家愿意。现在,村里成规模的农家乐已经有30家左右了。”
如果说九山村是一颗明珠,那么如今的下堡坪乡正以天麻产业为纽带,串珠成链,串联起乡村旅游、生态观光、农事体验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新图景。

看,S277殷莲线沿线白墙黛瓦与绿水青山相映成趣,九山村、土地岭、天府庙、彩虹桥等景观节点成为休闲打卡新地标。

看,九山村、堡坪桥头等墙绘让乡村颜值与文化双提升,横溪河流域集镇段河道提档升级,“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乡村图景徐徐展开。
曾经,下堡坪乡偏远、贫瘠、艰苦,装不下一颗颗渴望出山的、年轻的心;如今,在返乡游子眼中,这片土地同样可以滋养当年的理想与抱负。
徐万金是土生土长的下堡坪人,2002年外出经商,一路闯荡,年收入稳定在70万元左右。而家乡的变化,一次次拨动他的乡愁。

2020年,他决定返乡创业。“下堡坪日新月异,我充满信心!”于是,宜昌市徐嘎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除了销售自有基地的天麻,徐万金的公司还主动收购村民们的天麻,解决散户的销售难题。“要带着下堡坪天麻走出去,让我们的种子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谈及未来规划,他信心满满。
如今的下堡坪乡,天麻“下山”,俏销全国;游客“进山”,流连忘返。

原生态的高山森林氧吧,独具特色的“天麻宴”“养生药膳”,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避暑度假,一批精品民宿成为热门“打卡点”。

上个月,下堡坪全新天麻IP形象“麻妞妞”带着天麻啤酒、天麻包子等新品首发亮相,赋予“宜昌天麻”品牌时尚活力,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从聚焦小天麻到打造天麻产业大集群,从一个沉寂山乡到热门康旅打卡地,乡村全面振兴的步伐更加稳健。
暮色降临,产业园厂房里灯火通明,种植户和工人们还在为新订单忙碌,泥土芬芳与现代科技正在这里交融。
炊烟袅袅,朱国平在抖音更新了一条下田干活的视频,配上粗体大字:“鲜天麻已经卖光,天麻片正在晾晒!”
下堡坪乡,山不再高、路不再长。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