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风评论员 陈新
十堰,这座因车而建、因车而兴的工业城市,正以一场高规格的科技服务业论坛为支点,撬动整个区域创新体系的升级迭代。
当第十二届中国科技服务业论坛的帷幕在十堰拉开,这场以“科技领航向创新赢未来”为主题的盛会,不仅是行业智慧的碰撞平台,更成为观察区域创新生态的重要窗口。在科技服务业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核心支撑的今天,十堰与论坛的双向奔赴,恰是科技赋能区域发展的生动实践。
科技服务业的价值,终究要落脚于成果转化的实效。十堰用一组亮眼数据给出了答卷: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稳居全省前列,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00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速领跑全省,这些成绩的背后,是“科创飞地”架起的资源桥梁,是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激活的创新活力,更是“定向委托+揭榜挂帅”模式打通的供需堵点。
论坛采用的“1+1+5”多元模式,将科技成果交易、产业技术交流、人才培训等环节串联,正是对“从实验室到生产线”转化路径的精准赋能,让科技服务不再是悬浮空洞的概念,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动能。
区域发展的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创新生态的完备度。十堰的实践颇具启示:向外布局深圳、上海、武汉三大离岸科创中心,让“域外创意”在十堰落地生根;向内搭建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培育86名专业技术经理人,用“科技红娘”破解匹配难题;更以科技金融为翼,通过知识价值信用贷等产品放款超86亿元,为中小企业创新减负。这种“外引资源、内强生态”的双向发力,与工信部提出的“点线面体”协同发展思路同频共振,证明科技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既要靠龙头引领、链条升级,更要靠生态护航、环境赋能。
十堰承办此次论坛,既是对其创新实践的认可,更赋予其先行示范的使命。当院士专家的智慧与企业的技术需求相遇,当跨区域的资源与本地的产业基础对接,论坛所凝聚的合力,终将转化为十堰“一主四优多支撑”现代产业体系的升级动力,也为中西部地区借助科技服务业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科技服务,贵在“服务”二字;创新发展,赢在“落地”之功。第十二届中国科技服务业论坛在十堰的举行,不仅是一次行业盛会的成功举办,更是对“科技赋能产业”理念的深度践行。期待这场论坛成为新的起点,让更多科技成果在十堰这片创新沃土上开花结果,也让科技服务业真正成为连接创新与产业的“摆渡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
相关链接:
编辑: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