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意义重大。10月10日起,《十堰新闻联播》推出新闻专栏《非凡“十四五”,奋进新征程》,报道各地牢牢把握发展战略定位,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发挥优势、各展所长,干字当头、高质高效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生动实践和亮点成绩。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十四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就业、养老等领域持续发力,织密社会保障网,稳稳托起全市人民的幸福生活,描绘出温暖的“民生底色”。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前不久,金秋招聘月等多项就业服务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搭建起精准对接平台。
“十四五”期间,十堰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深化稳岗和扩大就业举措,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仅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就举办了一千多场次,累计实现就业8.36万人。
市人社局就业促进科科长李春阳表示,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以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千方百计助企稳岗拓岗,全力实施10万名大学生留(回)堰计划,用心用情做好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就业形势稳中有进,就业质量持续提升。
各项创业扶持措施同样给力,人社部门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1亿元,引导2.3万人返乡创业。同时,围绕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6万余人次。
参训学员温秀清说,低空经济是新兴产业,未来就业前景较为广阔,他特地前来参加学习,待培训结束拿到无人机驾驶员证后,找工作也会更容易。
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无人机教练员朱鑫鑫说,本期培训是与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开展的退伍军人专项培训,旨在促进退伍军人就业,后续会根据需求,开展更高层次的机长及无人机教练员培训。
人社部门还大力推动就业公共服务下沉基层,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零工驿站”等基层服务点235个,帮助各类群体快捷就业。
市人社局就业促进科科长李春阳表示,打造“乐业十堰”工作品牌,持续在强化企业用工保障、加力就业岗位挖潜扩容、帮扶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质量等方面发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回眸这五年,办事更便捷,服务更高效,是全市社保工作的真实写照。99项服务“一网通办”,“15分钟社保服务圈”加快构建,544个社银合作网点实现业务就近办,以及常态化开展的“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把温暖送到群众身边。
市民陈林丽说,在手机上就可以完成认证和操作,不用特意到社保大厅,每月养老金都能按时到账,这让她感到特别踏实。
市社会保险局副局长段永红表示,“十四五”期间,持续深化“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推动经办模式从能办向好办、智办的方向升级,大力推行网上办、掌上办、免申即享等数字化服务,经办流程实现从“只跑一次”到“全程网办”再到“智能联办”的跨越。
“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扩大制度覆盖面”目标正稳步推进。针对新就业形态和就业群体日益壮大的现实,人社部门组织社保暖“新”服务,走进相关企业宣讲政策。
网约车驾驶员郭圣平认为,社保是必须缴纳的,至少能为自己养老提供一份保障。
市社会保险局副局长段永红表示,自今年7月起,已将全市出行、即时配送、同城货运三类行业的11家企业纳入试点范围,实现每单必保、每人必保,新就业形态人员的工伤权益得到更充分的保障。
此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失业、工伤保险省级统筹,个人养老金制度先后落地。在实现应保尽保的同时,各项社保待遇也做到按时足额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大幅提升。
段永红介绍,截至10月底,全市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236.64万人,参保率已达到95%以上。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1.32万人、38.78万人,较“十三五”末分别增加4.03万人、5.81万人,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均待遇水平增长59.62%。
医疗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的关键一环,十堰持续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切实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费用负担。前段时间,市民张先生做了一次大手术,康复期的他,很关心医保报销政策。
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二病区护士长丰蕊称,张先生目前治疗共花费了约10.9万元,根据政策,张先生医保报销比例在90%左右,患者只需出约1万元。
近年来,随着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医保参保覆盖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参保人数达到304.41万人,特殊群体实现“应保尽保”。住院费用目录内报销比例稳中有升,今年,十堰还推出“十惠保”,解决经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医保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和医保政策范围外自费费用。
市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科科长张志劬介绍,职工医保普通门诊报销从无到有,增加了门诊慢特病病种,拓宽了保障范围,进一步提高了待遇水平,“十惠保”已赔付183人次,为参保人减负166.7万元,获赔人群医疗费用平均减负42%,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了有效的补充作用。
“十四五”期间,十堰先后制订并实施了《关于推动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十堰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关于推动新时代十堰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通过专项资金支持、考核机制倒逼,推动社保扩面、待遇提升、就业优先等目标落地生根,持续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累计发放救助资金57.25亿元,保障20.5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2021年至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提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越织越密的社会保障网,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幸福底色更加鲜明,也为建设鄂西区域中心城市筑牢了幸福根基。(全媒体记者 徐静 通讯员 尚静波 全焜 陈涛)
编辑:张红艳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