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翁红)华药(十堰市)药业有限公司中药饮片生产线项目是京堰对口协作重点招商项目。自今年6月试生产以来,企业把科技创新作为根本动力,依托工业视觉与AI技术,给中药材质量安上了“火眼金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
在华药(十堰市)药业有限公司中药饮片生产项目车间,即将进入包装环节的麦冬,正在进行出厂前的最后一道质量关检测。此前,中药材的质量一直依赖人工肉眼识别,如今已被机器替代。
华药(十堰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王庆成介绍,工业视觉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一帧一帧地分析,一分钟大概处理几百帧图像,传输到设备的“大脑”中,经过筛选和辨别,最后分拣出麦冬的不良品。
就像给生产线装上了一双“智慧之眼”,技术人员预先将多种不良品和异物的形态“教”给AI模型,在生产中,高速摄像头对每一片经过的药材进行快速扫描,AI大脑完成比对分析,精准剔除不良品。王庆成介绍,该设备1小时的工作量相当于三四十个人工的挑选量,而且精准度和挑选净度比人工挑选强百倍。
不仅是这套AI检测系统,在华药(十堰)药业的生产车间,从净选、切制、包装到质检的整个流程,人工智能的覆盖率达60%。此外,在最近投入使用的实验室里,智能检测仪能实时对中药饮片的原料、辅料、成品等进行精准检测,严格把控药品质量关。
华药(十堰市)药业有限公司质量负责人董阳表示,该实验室是湖北省内行业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技术实力最强的,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可实现24小时自动进样,若使用传统仪器,一天只能检测一两个品种,而该仪器一天能够检测四五种,目前实验室可支持检测300多个品种。
从依靠“人眼”到启用“AI慧眼”,变的是技术手段,不变的是对产品质量的极致追求。自6月25日公司开始试生产以来,每天可加工产品18吨,涵盖普通饮片、毒性饮片、直接口服饮片3条生产线,覆盖根茎、果实、菌类等十大类,设计年产中药饮片超5600吨。目前,公司正在申请更多的品类和项目,不断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王庆成表示,公司争取11月份将剩余的21项全线申请下来,届时可生产品种有600多种,年产值预计能达到3亿元。
编辑:张红艳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