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阅长江 文润荆楚④】以“绿”为笔,共答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联考卷”

时间:2025-09-24 17:27 来源:荆楚网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9d115b185ce8cf225485598408bede33

9月24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文化研究院承办的“长江高端智库对话·2025”在武汉举办。来自全国各地专家齐聚一堂,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作为承载中国近半经济总量的“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正处在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既要巩固“共抓大保护”的绿色成果,也要为“十五五”期间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擘画新路径。如何让绿色底色更鲜明、创新动能更强劲、协同合力更凝聚,已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行稳致远的必答题。

逐“绿”前行,让绿色成为最厚重的底色。“人不负江河,江河定不负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首在守护好一江清水、两岸青山。长江生态不仅是沿江省市永续发展的根基,也关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必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推动全流域系统治理。上游要筑牢生态屏障,强化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中游要攻坚污染治理,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城镇污水收集处理;下游要探索生态补偿与绿色发展协同机制,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只有上下游联动、干支流统筹,才能真正让“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成为长江最动人的风景。

以“新”赋能,让创新成为最澎湃的动能。创新是长江经济带实现动能转换、迈向价值链高端的关键支撑。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来看,2024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先后有41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占全国总数51.25%,这一数据背后是区域雄厚的产业基础与深厚的技术积累。比如,武汉“光谷”聚焦光电子信息产业,聚集1.6万家光电子信息领域企业,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链,正向着万亿产业集群冲刺。面对全球产业变革与科技竞争新态势,唯有依靠创新才能突破瓶颈、赢得主动。一方面,要在“科创+产业”深度融合上下功夫,支持领军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攻关光电子、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另一方面,要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真正把长江经济带打造成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走廊”。

7413d2b84f4a6107452c6a2742cdc197

“长江高端智库对话·2025”主旨演讲现场。廖逢倩 摄

聚“合”发力,让协同成为最广泛的共识。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部11省市,沿线省市资源禀赋各异、发展梯度分明,唯有打破行政壁垒、推进深度融合,才能将区位优势转化为整体竞争优势。2024年,长江经济带经济总量占全国近半,增长贡献超50%,这一成绩的背后,正是协同联动不断深化的体现。面向未来,要继续下好“一盘棋”、织密“一张网”,重点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与制度规则“软联通”,加快建设沿江综合交通体系,推广“一网通办”“跨省通办”等服务。在产业层面,更要鼓励省市间错位发展、互补融合,共建产业链、共强创新链,避免同质竞争、低效重复,实现从“各扬其长”到“系统成势”的转变,长江经济带也才能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出更强大的引擎功能。

生态筑基、创新驱动、协同发力这三条主线,共同勾勒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展望“十五五”,长江经济带不仅要成为经济的增长极,更要成为绿色发展的示范区、协同创新的试验田。当绿色、创新、协同三者深度融合、相互赋能,这条奔腾不息的“母亲河”必能焕发新的生机,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提供坚实战略支撑。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阮和伟(“青苹果乐园”团队、江夏区金口街道办事处)

编辑:张红艳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