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杨爱华 通讯员 靳书敏)9月19日,茅箭区茅箭小学举行了《校园微型生态农场劳动项目的跨学科实践探索》课题开题仪式。此次活动标志着该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劳动教育与多学科融合实践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仪式由该校教务处副主任胡青主持,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富香,副校长王翠萍,课题组长李国源及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会议特邀茅箭区教育研究室原课题负责人、资深教研员马小丽老师莅临指导。
开题仪式上,课题组长李国源老师首先就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现实意义、具体实施方案、前期工作筹备情况以及后续各项任务安排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汇报,勾勒出项目清晰的实施蓝图。
校长王富香在随后的寄语发言中,对课题的立项表示热烈祝贺,并对课题组前期工作给予肯定。她强调,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细节落实与流程规范,要求课题组进一步细化实施措施,确保研究过程科学、严谨、有序,真正达到以劳育人、以劳启智的目标。
学校还特邀专家马小丽对课题的价值和方向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针对课题实施的关键环节提供了专业、深入的指导。她指出,开题报告需进一步规范,并建议辅以PPT等形式更直观地呈现研究思路与过程。马小丽重点强调,课题研究必须牢牢聚焦“劳动与学科融合”这一核心,深入思考并解决“跟谁跨”、“怎么跨”、“跨什么”等根本性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跨的模式”与“跨的策略”。她鼓励课题组要扎根课堂教学实践,做“真”研究,出“实”成果,最终形成具有示范意义和可复制推广价值的研究结论与实践模式。
副校长王翠萍在总结发言中提醒课题组成员,要明确各自任务分工,特别是在课堂实践环节要目标清晰,始终关注学生在项目中的具体任务设置与实际收获。她指出,课题研究应体现时代特色,注意将科普知识、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元素有机融入劳动教育过程,实现传统劳动与现代科技的创新结合。
此次开题仪式不仅是一次启动会,更是一次高效的研讨会和培训会。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该课题的探索将对丰富学校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茅箭小学将以校园微型生态农场为载体,积极构建跨学科学习共同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科学探究精神及综合实践能力,为区域教育改革提供新鲜经验。
编辑: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