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获悉,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发现的“郧县人”,已被编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成为课堂上的重要教学内容。
在该教科书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所附的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上,“郧县人”遗址被明确标示。
“郧县人”遗址公园坐落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弥陀寺村学堂梁子遗址周边。该遗址地处汉水左岸四级阶地,顶部与汉江水面的相对高程约50米。遗址原本与北面低山相连,后因白家沟的切割作用,形成东西走向的土岗。由于岗上曾建有弥陀寺小学,故得名“学堂梁子”。
2023年8月,“郧县人”被编入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中国历史》;2024年8月,又被编入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一单元第一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实证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
30多年来,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历经9次考古发掘,3具百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先后出土。1989年5月18日,文物普查队员发现第1具(1号)古人类头骨化石;1990年6月15日,考古人员在该遗址发掘时发现第2具(2号)古人类头骨化石。1994年,世界著名古人类学家贾兰坡依据化石出土地点,将其命名为“郧县人”,并认为是亚洲人类的直系祖先。
2022年5月18日,在同一套地层中,第3具(3号)古人类头骨化石再度惊现。值得关注的是,以“郧县人”遗址为核心,在方圆不足50公里的范围内,已先后发现1万年至100万年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超100处。因此,郧阳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考古学家高星赞誉为“世界人类演化圣地”。
“郧县人”头骨化石,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填补了东亚直立人演化史的相关空白,更是当前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关键节点的唯一实证。
改变“人类起源非洲”说
1992年6月,英国《自然》杂志刊载了李天元与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人类学系D·埃特勒博士联合著述的论文《中国郧县新发现的中更新世人类头骨》,强调“郧县人”属于直立人类型,是代表人类演化长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后,新闻媒体及科技杂志纷纷载文称:“国宝,在湖北郧县出土!”美国《发现》杂志1993年1月号把“郧县人”的发现,评选为世界50项重要科学成果之一。
持“人类起源非洲”说的权威代表人物、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起源研究室主任STRINGER教授,在研究了英国《自然》杂志刊载的李天元论文后,承认这具头骨是在中国大陆至今发现的显示直立人进化为较进步人种的最完整的标本。1992年6月5日,他在U·SBBV电台讨论这一问题时说:“也许现代人是起源于非洲和中国吧。”他的表态,对学术界有相当大的影响。
多年来,“郧县人”考古发现斩获多项重要成果:1990年首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还曾登上美国《Discovery》杂志与英国《Nature》杂志;2022年11月,再度登上英国《Nature》杂志,同年12月被评为“2022年度国际十大考古新闻”;2023年,“郧县人”遗址考古发掘荣获“2022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为加强“郧县人”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学堂梁子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已被国家文物局纳入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学堂梁子遗址考古发掘项目也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纳入“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项目。目前,相关方面正全力推进“郧县人”遗址博物馆建设,力争早日完成布展并对外开放。
下一步,当地将推动“郧县人”遗址争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打造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并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编辑: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