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潮·两岸亲:湖北·武汉“台湾周”激荡融合新气象

时间:2025-07-09 17:55 来源:长江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长江之滨,情牵两岸。备受瞩目的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7月8日下午举行了两场收官活动,在江夏谭鑫培公园举行非遗文化表演,以及参观走访蔡甸区同济社区进行交流。本次“台湾周”为期10天,一系列精彩纷呈的产业对接、体育竞技、文化展演及青年交流交往轮番上演,生动诠释“两岸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86da8e23e984382ad06f4c118001049b

579296dbfd65409f9c3dd4575ecb0c15

7月4日,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开幕。记者史伟 摄

7月4日上午,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在武汉开幕,1700余名两岸嘉宾齐聚一堂,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信息和乡村振兴等,共话两岸融合发展。

从传统产业迈向新兴领域,在高效的产业对接平台加持下,两岸秉持各自优势为经济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截至2024年,武汉的人工智能企业有1300多家,产业规模突破700亿元。这样的产业优势吸引不少台湾企业。“两岸中国人有着同样的基因,应该共建共享智能医学领域数据资料库。”7月4日,台湾科技产业协会主席林哲安,在海峡两岸(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合作交流会上介绍,该协会与湖北省智能医学学会现场签约,成立“海峡两岸智能医学联合实验室”,计划共建人才资源智库,促进两岸智能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与知名企业开展科研、学术与产业转化的交流合作。

c0c541c18b6702fbe9ffd195d744215c

海峡两岸(武汉)汽车产业技术与产品对接会现场。通讯员田钰杰 摄

此次台湾周上,来自海峡两岸的汽车产业企业代表、专家、科技人才,还重点关注了武汉的新能源、智能网联两大板块。在7月4日举行的海峡两岸(武汉)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交流会上,“两岸(武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揭牌并落户武汉经开区。这是两岸企业家峰会,在大陆授牌的首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将打造海峡两岸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发展标杆。

此前一天,还举行了海峡两岸(武汉)汽车产业技术与产品对接会。

2c8a0dcf2d48dc131f10f48cc7cabd96

d7e2776e6e62cdd1a213cc916ff40384

2025乒尽全力——海峡两岸鄂台青年乒乓球交流赛。 实习生叶文威 摄

在竞技运动中,两岸青少年轻松自然地交流互动,拉近心理距离。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台湾乒乓球助理教练张健鹏兴奋地为赛场每一位青年加油。6月29日,2025乒尽全力——海峡两岸鄂台青年乒乓球交流赛在湖北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开赛,台湾方面代表队一行近70人参加了此次交流赛,拉开为期近半个月的乐活两岸——2025汉台青年文化体育嘉年活动序幕。在国球的清脆击打声中,两岸青年的笑脸交相辉映,小小乒乓球作为两岸交流的纽带,书写着青年交流的美好篇章。

6cb170f8832c10a367f8cc6b8fff4903

第四届“汉江湾”汉台棒球交流赛。 实习生马飞扬 摄

7月5日上午,第四届“汉江湾”汉台棒球交流赛开幕式在硚口区汉江湾体育公园盛大开幕,来自两岸的6支棒球队在汉江湾足球公园进行为期两天的7场比赛。台湾水獭队队长周隽淮感慨:“比赛中,只有从本垒出发,再回到本垒,才能得分,本垒的英文是home base,因此棒球是一项从‘家’出发、再回到‘家’的运动。”

三天后,冰球、匹克球友谊赛颁奖仪式在武汉轻工大学恒青体育馆举行。青年选手并肩站在领奖台上,台湾周体育板块活动在两岸青年充满活力的面孔和欢呼声中落下帷幕。本届台湾周期间,共举行棒球、水上救援等17场体育赛事和交流活动。

3840017c2852012ceca49b869dacb5c5

54938c9cef937ddc4f07fa5b9d5da9f8

《编钟乐舞》专场演出现场。记者樊友寒 摄

艺术引起共鸣,激发两岸同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认知与热爱不断增进。

“亲耳听到编钟演奏太震撼了!”来自台湾南投的王怀恩难掩激动。7月3日晚,《编钟乐舞》在武汉琴台大剧院精彩上演,为出席“台湾周”的千余台湾同胞及各界嘉宾,倾情奉献了一场楚风洋溢、气势恢宏的艺术盛宴。返场环节中,演员们特别献演台湾民谣《阿里山的姑娘》,将气氛推向高潮。

台湾青年梁湘羚、林政辉与大陆歌手共同演绎《汉阳门花园》以及闽南歌曲,将武汉街巷的烟火温情与两岸共通的乡音乡愁相连。7月4日,江汉大学的这一幕让在场观众动容。

8db7885a78cd4edf58c10bc538fee539

武汉黄陂泥塑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泥人胡”胡作林带领汉台青年代表制作泥塑。 刘雍涛 摄

“我在台湾接触过陶艺,多是制作杯盏等器物;泥塑更考验功夫,要细致拿捏人物的比例、姿态,塑形难度更高。”来自台湾《联合报》的李沅翰兴致盎然地分享自己的泥塑体验。7月7日下午,来自台湾和武汉的青年代表一同走进龟山•楚才韬奋书院,在武汉黄陂泥塑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泥人胡”胡作林老师的指导下,体验非遗泥塑。

79cf4449686043af6d7e4715e3724f80

8b7b1352330985da9b9fb7ab0a375d13

海峡两岸(武汉)青年时尚创意节暨第四届长江杯金裳奖决赛在汉举行。通讯员供图

多元化、高质量的交流展示平台,有力推动两岸青年在文创、创业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融合两岸文化元素的绮丽服饰在模特身上展示,引起阵阵喝彩。7月5日,在江汉区红T时尚创意街区,海峡两岸(武汉)青年时尚创意节暨第四届长江杯金裳奖决赛中,台湾青年设计师林嬑贞的作品《Vivid Swirl》斩获金奖。“很荣幸可以来武汉参加金裳奖,有机会与更多同学和设计师交流,激发出更多创意。我也会更加努力,呈现出更好的作品。”她说。

“跨越海峡两岸,我和叶景成为创业伙伴。”7月6日,武汉“金银湖杯”第十一届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闭幕式上,来自台湾台中的医师王信杰分享了“膝关节仿生多模态融合导航系统”项目,坦言该项目的创立和发展离不开这位内地合伙人。“作为搭档,我们是很不错的互补,比如说我可以积累手术经验去做术前导图的规划,他负责盯着多模态融合软体的进度。”当天,包括王信杰的项目在内的8支台湾创业团队项目,与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落户协议。截至目前,该大赛已累计吸引117家台青创业项目在东西湖区落地。

十九载耕耘,春华秋实。当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的精彩画卷徐徐收拢,回望这个品牌盛会,其意义早已超越单届活动的丰硕成果,更在于它作为两岸融合发展坚定践行者与生动见证者所积淀的深厚底蕴与澎湃动能。从最初的经济贸易唱主角,到如今文化、体育、经贸、青年四大主轴并驾齐驱、深度融合,“台湾周”的演变轨迹,正是两岸交流合作不断拓宽领域、深化内涵、贴近民心的缩影。“台湾周”所彰显的,是两岸同胞对和平发展、融合共赢的坚定选择与不懈追求。站在新的历史节点,这座由十九载心血浇筑的交流之桥,必将承载着两岸同胞共创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景,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继续延伸拓展,驱动两岸融合发展的“加速度”行稳致远,驶向更加光明灿烂的彼岸。

长江奔涌不息,两岸情谊绵长,融合发展的时代乐章,必将奏响更强音!

(长江日报记者范婷婷 叶诗雨 制图:张莉)

编辑:李肖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