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毛国寅
完成12个调研课题为白杨坪镇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盘活国有资产为恩施市其他乡镇提供经验,助力大宗茶加工厂项目落地……走进恩施市白杨坪镇,随处可见年轻干部活跃在基层一线献计出力的身影。
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鲜血液”,肩负历史担当、时代重任。近年来,白杨坪镇聚焦年轻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坚持党建引领,建立独具特色的“党校办学、领导带学、党员帮学、实践促学、成效验学”的“五学”模式,助力年轻干部在学习中汲取理论营养,在传帮带中实现能力跃升,在基层一线锤炼意志本领,在党建沃土中提能增干,为镇域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和蓬勃活力。
“三个讲堂”锻造思想熔炉
学习是年轻干部的重要成长途径,是增强能力、提高水平的“敲门砖”。白杨坪镇委党校充分发挥阵地作用,整合多方资源打造“三个讲堂”:理论讲堂邀请高校学者、党校教师、党政领导专题授课,专家讲堂邀请历史文化学者、农民专家、互联网等行业专家讲学,青年讲堂则由学员担任主讲,分享学习心得、实践经验、行业知识。“三个讲堂”联结起集中学习和主动学习,拓展了学习“能量场”。
4月23日,2025年度白杨坪镇年轻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开班,该镇已连续3年开办年轻干部培训班。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每期培训班的“开学第一课”。理论讲堂系列理论学习引导年轻干部与党的历史使命同心同向,与党的创新理论同频共振,坚定理想信念,找准人生坐标。
AI人工智能高级训练师董永春开展政务领域数智培训,州博物馆原馆长邓辉讲述白杨坪镇千年历史文化,恩施市文化旅游推荐大使崔玉珍开展政务礼仪和宣传推介培训……专家讲堂丰富的知识拓展了年轻干部的视野,提升了综合素养。
在镇文化中心青年书屋,年轻干部常常在这里阅读书籍、学习政策。学习的自觉和兴趣源于镇委党校建立的“三个一”自学机制,即每周1小时理论自学、每年主讲一次“青年讲堂”、每年自选1个主题开展调研实践。“自觉、自发、自主”的学习模式既尊重学员的时间安排,又提供了交流平台和展示机会,充分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
结合热门电视剧《追风者》,从金融视角看时代青年书写革命传奇;分享中共七大代表沈德枢的事迹,追忆恩施红色历史……“青年讲堂”采用“主讲+研讨+评分”方式,主讲人分享之后,聆听者踊跃谈感想、说体会、提问题,并根据讲课成效评分,双向促进主讲人和听课人的思想交融和能力提升,成熟的经验模式为工作实践提供参照。
“帮学带学”促进能力跃升
年轻干部热情高、有闯劲,但不可避免有一些能力上的短板。白杨坪镇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带学、先进党员帮学的全方位立体化帮带机制,从“心力、脑力、脚力”多维度锻炼年轻干部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提升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白杨坪镇每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联系3名到5名年轻干部,为学员制定年度成长计划,在思想、作风、实践方面以上率下,手把手带着学——
通过开设“微讲堂”带领年轻干部讲“微党课”,引导年轻干部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一对一”谈心谈话机制,掌握年轻干部思想动态,帮助其坚定政治立场、解决思想困惑;
带领开展“三不”作风训练,“不手脚僵化”“不说官话套话”“不绕难题矛盾”。定期了解服务对象满意度、学习调研实践的任务进度,组织基层党员、群众开展“反向测评”:让村(社区)党员干部、村民代表、服务对象给年轻干部打分,并纳入考核;
带领年轻干部深入一线,每个月在所驻村(社区)召开一次群众会、参与村(社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结合走访情况改进本部门工作方法。带领年轻干部在旅游季、干旱季等重要时间节点值守,在项目现场、矛盾中心蹲点,积极推进重点难点工作。
此外,白杨坪镇选派13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老党员、退休干部、乡土人才组成“老白杨”帮学团,带领年轻干部参与乡村振兴、矛盾调解、环境整治等工作,通过以案说法、现场观摩传授经验。
在白杨坪镇法庭“桃姐工作室”,知心大姐袁运桃向年轻干部传授经验:“群众工作的窍门就是三个‘大’,步子大、嗓门大、力气大。”
“多亏桃姐手把手教,我们现在和群众关系更近了,开展工作也更有底气了。”驻村的年轻干部由衷感叹。
洞下槽村茶产业党小组成员、茶产业链帮学人杨代宗作茶叶辅导:“去年仅蓝焙茶业公司产值突破了5000万元,白杨坪镇今年已有两个大宗茶厂投入运营,茶产业链不断壮大。”
“我们要发挥党员作用,放大集体效能,最大程度激发产业提档升级活力。”在康家坝村驻村的年轻干部刘兴受益匪浅。
今年以来,白杨坪镇通过老党员对乡镇年轻干部带徒传授,帮助年轻干部快速成长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骨干。
“一线攻坚”助力高质量发展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在白杨坪镇,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群众院落等基层一线成为青年干部的“练兵场”,以实践促学,以成效验学。
白杨坪镇党委围绕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特色产业延链补链、三产融合发展、“窗口”示范集镇建设、文化品牌塑造等中心工作,建立“课题库”,明确时间节点。年轻干部组团领办调研实践课题,围绕调研内容、工作任务建立课题小组,加强团结协作,变“单打独斗”为“组团战斗”。
各课题小组以“问题导向+实践创新”为原则,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项目一线,通过走访座谈、数据分析、案例对比等方式,开展蹲点调研。2024年以来,白杨坪镇50余名学员共完成调研课题12个,累计形成5万余字调研报告,提出78条可行性建议。
在课题推进过程中,年轻干部勇于开拓进取,实现了6个课题从调研到实践的高效转化和创新突破。上官尹晴牵头的国有资产盘活处置课题成效显著,2024年白杨坪镇盘活国有资产超过300万元,为恩施市其他乡镇资产处置工作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方法路径;李自娥领办的“两小+五小”基层治理模式,得到省、州有关部门广泛推介;高建辉、向宏财领办的“做优两个服务,秘书代办帮办”机制,推动企业镇级办理事项“至多跑一次”等工作取得成效。2024年,白杨坪镇31名企业秘书为企业解决用工、融资等难题58个,14家规上企业累计产值达23.93亿元。
杨喻雯领办的历史文化挖掘保护课题,加强了白杨坪镇“三会驿”千年驿站文化推广,助力驿站原址九根树村文旅综合体项目建设,为认识“千年施州”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孙黄呈、向航谷领办的集镇民生需求和窗口建设课题已落地实施,公共停车场、景观升级、口袋公园等项目稳步推进,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冷权、刘兴领办的茶叶产业延链强链课题,促成九根树村、康家坝村大宗茶加工厂项目落地,让夏秋茶变身“致富叶”。
截至目前,白杨坪镇已为以上项目争取专项资金1300万元,撬动社会投资超5000万元,推动3家文旅企业建立合作联盟,预计年产值提升15%。
“在实践中经风雨、长才干,从亦步亦趋到独当一面,从业务新兵到实战精进,青年干部的成长速度超出预期。”白杨坪镇党委书记陈坦表示,将进一步深化培养机制,创新课堂形式,让更多年轻干部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同时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让“千里马”竞相奔腾,争做支点建设“排头兵”。
来源:恩施日报
编辑: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