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亮 通讯员 龚伟)在医学领域,超级细菌一直是令人谈之色变的存在,它们对市面上的抗生素有着极强的耐药性,使得许多常规治疗手段束手无策。日前,在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一场与超级细菌的战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取得奇效,为一名危重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两个月前,79岁的陈先生因脑梗偏瘫住进了家附近的医院,后病情进一步恶化出现重症肺炎,在当地医院ICU住了一个多月后,病情一直未见明显好转。患者家属回忆道:“最开始他呼吸微弱,咳嗽、痰抽不出来,几乎就是没有生的希望了。”在朋友介绍下,患者家属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到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洁介绍,患者入院时仍是气管插管高度依赖呼吸机的状态,伴肺部大片的感染灶,体温最高达39.6度,灌洗液培养的是耐碳青霉烯酶类的肺炎克雷伯菌及白色念珠菌,几乎没有抗生素可用。面对这一棘手情况,救治团队决定另辟蹊径,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破局”。
医生介绍,针对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肺部感染不能控制,脱机拔管困难,在外院已应用高级别抗生素,目前已无可用抗生素。于是,救治团队在加强营养支持、纤支镜肺部盥洗、气管切开促进痰液引流等西医技术支持的背景下,精准加入中医药疗法,因人因病施治。李洁主任表示:“我们根据患者耐药菌感染以及呼吸机不能脱机这两个核心问题,从中医角度分析其病机为正气不足、邪毒内伏,于是给患者辨证开具了扶正祛毒汤,方中重用黄芪,黄芪用量最大时达120克。”
在服用完第一剂中药后,患者的体温高峰开始下行,服用三天后体温恢复正常。但此时,新的问题出现了——患者出汗非常厉害,每天出汗量达数千毫升,且患者烦躁,治疗配合程度差,存在人机对抗需使用镇痛镇静治疗。针对这一情况,救治团队第一时间调整中医治疗方案,加入敛阴止汗、益气固表的中药,改善患者出汗及精神状况。
经治疗患者顺利脱机,未再发热,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能够独坐轮椅数小时,5月20日复查肺部CT显示肺部感染灶完全吸收。患者家属感激地说:“通过这十几天的治疗,在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把老爷子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他们的技术真的令人敬佩。”
近年来,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以“急危重症救治和多器官功能替代支持”为特色,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在耐药菌感染、呼吸肌疲劳、脱机困难、重症脑病早期促醒等临床难题,创新构建“ICU早期营养支持+早期康复介入+中药汤剂鼻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即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48小时内启动肠内营养支持以增强免疫屏障,同步开展呼吸功能训练与肢体被动运动预防肌肉萎缩,配合辨证中药汤剂鼻饲及中医外治技术,形成“西医控急症、中医调整体、康复防并发症”的多维度协同救治体系,已成功救治万余例危重症患者。
编辑:林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