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此刻您正在收听的是十堰广播电视台《太和夜话》,我是文艺。今夜,让我们一同走进十堰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聆听一个用毫米级精度重塑生命律动的温暖故事。
在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电子显示屏上跳动的绿色波形,此刻正讲述着一个医学奇迹。4月8日上午,7岁的彤彤(化名)被缓缓推入介入导管室,这个来自老河口市的小姑娘,在先进的电生理三维标测系统的辅助下,即将接受一场改写命运的射频消融手术。
彤彤(化名),一个来自老河口市的活泼小女孩,自2023年春季开始,她的生活被反复心悸的阴影笼罩。在学校里,她时常会突然感到胸闷,不得不捂着胸口,而夜晚,心慌的感觉更是多次将她从梦中惊醒。当地医院的初步诊断让家人心头一紧——心律失常。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彤彤被紧急转至十堰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
心血管专科副主任席世兵接诊后,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判断力,迅速确诊为频发室性早搏。室性早搏,这一因心室异常起搏点干扰正常心电传导的病症,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血流动力学紊乱,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心脏扩大及心功能损害。对于彤彤这样年幼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较量。
面对彤彤的病情,医疗团队首先采取了药物保守治疗。然而,由于彤彤的服药依从性差,病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今年3月,动态心电图监测的结果令人揪心—彤彤24小时的室性早搏次数竟高达3万余次。
情况严峻,多学科联合会诊迅速展开。经过深入讨论和评估,医疗团队决定采用心脏射频消融术这一前沿技术来根治彤彤的病痛。射频消融术,这一通过导管释放射频电流以消除异常心肌组织的方法,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根治效果。
4月8日,一场精心准备的手术在十堰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展开。在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的精准引导下,席世兵团队经股静脉建立了介入通道,运用毫米级导管精确定位到了心脏异常放电的病灶。面对儿童心脏体积小、组织结构精细等复杂情况,手术团队凭借高超的技艺和严谨的态度,历时2小时成功完成了手术。术后,彤彤的身上仅留下了一个3毫米的穿刺创口,却为她重新开启了健康生活的大门。
次日复查的结果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彤彤的心律已经完全恢复正常。随着病情的缓解,彤彤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泼与笑容。在出院当日,她亲手绘制了一幅“爱心超人”的图画,以此向医护团队表达最真挚的感谢。
据席世兵介绍,射频消融术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三维心脏建模、精准电生理标测等尖端科技的支撑。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手术过程更加精确、安全,也为更多复杂心律失常患者提供了治疗的可能。同时,他也表示,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十堰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将继续致力于提高小儿心律失常的诊治水平,为更多患儿带来健康的希望。
儿童医疗中心主任李涛透露,作为湖北省儿科区域医疗中心——十堰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在儿童心血管疾病方面,展现出雄厚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诊疗经验,成绩的取得“源于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和不懈追求。”
彤彤的故事在十堰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只是一个缩影,她的康复不仅为家人带来了无尽的喜悦,也为更多患有心律失常疾病的儿童树立了战胜病魔的信心。这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再次彰显了鄂西北地区儿科急危重症救治体系的技术实力和人道关怀。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十堰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将继续为更多患儿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
这里是《太和夜话》,愿每个生命都能被温柔以待,明晚同一时间,我们继续聆听城市的心跳。
(节目编辑:雷勇 龚艳琳 通讯员:李毓霞 播音:文艺)
编辑:思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