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李述永: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向支点建设聚力

时间:2025-05-23 12:29 来源:湖北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成龙 通讯员 楚仁轩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人才是保障。

“激活返乡创业人才、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力量,对支点建设形成有力支撑。”5月16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李述永表示,将在紧扣中心大局上持续加力,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围绕以乡情为纽带大力推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推动博士后人才集聚、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等重点任务担当作为,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强大气场,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向支点建设聚力,奋力把“七大战略”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解决好返乡创业所需的“阳光、土壤、空气和水分”

问:我省提出以6个“加快”推进能级跨越。其中,“加快市场主体培育,做强高质量企业雁阵”是重点之一。省人社厅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以乡情为纽带,大力推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培育更多的创业主体,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举措来持续推进这项工作?

答:面向外出务工人员大规模推进以乡情为纽带的返乡创业,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构筑微观经济基础,是为支点建设提供重要支撑的具体举措。我们围绕“有人创业、有钱创业、有平台支撑创业”3个关键问题,着力解决好创业所需的“阳光、土壤、空气和水分”,力争年新增返乡创业主体达到外出务工人数的2%左右。

聚焦解决有人创业的问题,我们加强乡情感召,常态化开展“我兴楚乡·创在湖北”推介活动,创立返乡创业联络站、建立返乡创业人员信息库、设立返乡创业服务窗口,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选树100名“荆楚返乡创业之星”,推广成功经验,努力营造返乡创业的良好氛围。

聚焦解决有钱创业的问题,我们集成创业支持政策,梳理形成由场租补贴、贷款贴息、社保补贴、创业补贴、吸纳就业补贴、培训补贴、税费优惠构成的“六贴一惠”返乡创业政策包。构建“担保贷+稳岗贷+信用贷”多元联动支持体系,将小微企业最高授信额度提升至5000万元。推出示范性强的“荆楚归雁项目”,遴选1000个以上大学生创业和创意扶持项目。对培育市场主体、助推产业发展成效明显的省级劳务品牌和劳务品牌领军企业,给予资金扶持。

聚焦解决有平台支撑创业的问题,我们打造三级返乡创业载体,形成“县有集聚园、镇有孵化器、村有家庭坊”格局。开展荆楚返乡创业园、荆楚返乡创业特色街区、返乡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开展进阶式实训。常态化开展“智慧之光”“院士专家企业行”等活动,推动创业成果转化。

让博士后“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问:在实施科创引领战略中,湖北围绕人才集聚等6个方面,部署了22项重点任务。在聚焦推动博士后人才集聚、支持博士后人才创新发展方面,省人社厅有哪些计划?

答:博士后是国家战略人才后备力量、青年科技人才生力军。我们将深入实施“博聚楚天”工程,更大力度构建具有竞争力集聚力的湖北博士后制度,让博士后“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聚焦“引得来”,我们紧扣我省发展战略和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开展“博聚楚天·共建支点”博士后引才专项活动,我省博士后累计达到1.5万余人,2024年新进站博士后1669人,创历史新高,今年力争新进站人数2000人以上。

围绕“留得住”,我们针对博士后关心的职称评定、住房安居、经费保障等问题,打破人事管理体制机制障碍,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在事业单位招聘方面,可针对博士后人才采取直接考察的方式,常设岗位无空缺的,可通过特设岗位予以聘用。在职称评定方面,在站博士后可直接申报副高级职称,出站工作满一年业绩突出的可直接申报正高级职称。在住房安居方面,对出站来鄂留鄂博士后发放安家生活补贴,每人30万元,并启用了省博士后公寓。在经费保障方面,实施博士后尖端人才引进、创新人才培养、先锋人才跟踪支持、卓越人才跟踪培养项目,单人最高资助可达150万元。今年省政府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将开展联合资助,计划遴选100名优秀在站博士后进行资助。

着眼“干得好”,我们加速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聚焦科学技术前沿、科研攻关,举办博士后“揭榜领题赛”、创新创业大赛,以赛引才、以赛选才、以赛育才;用好省人才创新创业种子基金,提供从0到1的种子期资金支持;建立博士后科研项目成果转化需求数据库,有效链接博士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交易机构、投资机构、产业园区等,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助力青年一代走好技能成才之路

问:无论是实施科创引领战略,还是实施产业倍增战略,都离不开技能人才的有力支撑。省人社厅在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截至2024年底,全省共有技能人才1031万人,占就业人口总量的32%。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深入实施“技兴荆楚”工程,加快培养大批技能人才,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坚持培训跟着产业需求走。从今年开始,我们连续三年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每年补贴40万人以上。在培训内容上,坚持“产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制定发布全省急需紧缺技能工种目录,重点围绕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新职业等领域增加技能人才供给;在培训模式上,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项目化培训模式,每年遴选实施一批项目并给予奖补。

坚持评价围着人才发展转。我们全面推行“新八级工”制度,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健全完善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学历的双向比照认定制度;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制,强化技能人才评价全链条监管,持续运用生成式AI赋能技能评价,提高评价质量和公信力。

坚持激励朝着技能导向引。我们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推行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推动工资分配向生产一线和急需紧缺的技能人才倾斜;开展“湖北工匠”“湖北省技能大师”“湖北省技术能手”评选表彰;健全具有湖北特色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每年开展不少于30场省级技能竞赛,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编辑:张红艳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