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喻波)水果产业是十堰重点农业产业链之一,产业规模大、种植户多。近年来,十堰立足生态优势,通过科技赋能、品牌打造、三产融合,培育完善水果产业链,水果产业年产值超过50亿元,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位于郧阳区安阳湖农科园的杏子园里,主播刘星鑫正在进行带货直播,介绍杏子园的金黄杏子。一边是带货直播,一边是游客体验采摘,杏子园内一派丰收的喜悦场景。这里目前种植有桃子、李子、西瓜、石榴等十多种水果,其中新品种的石榴正在开花,农技专家现场指导,确保后期丰收。
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朱先波介绍,6月以前的花容易形成大果,商品性更好,6月以后的花建议疏掉,营养更能集中供应,长成更好的商品果,坐果后要尽快套上果袋,果面会更光洁,卖相更好。
安阳湖水果园现有水果面积3000多亩,水果品质的提升离不开科技的支持,近年来通过改良品种、科学种植、设立专家工作站等措施,园区效益逐年提升。
郧阳区安阳湖农科园负责人刘四清介绍,每年从4月份持续到10月份,每个月都不停地有新鲜水果上市,以前种植的桃子采取粗放式管理,一元一斤都卖不出去,现在品质提升后,每斤三元还供不应求。
水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除了改良老品种,还要不断引进新品。在郧西县观音镇县沟村,60多亩车厘子迎来丰收,一颗颗色泽鲜红的车厘子挂满枝头,农户们忙着采摘、售卖,价格达到30元每斤,预计可以采摘到6月底。
郧西县观音镇榆树垭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晏达军说,车厘子长势喜人,这得益于今年他们对车厘子园区进行了布局调整和技术突破,有效控制了虫鸟灾害和杂草生长,提供了水肥保障,从而增加了产量。
近年来,十堰先后引进柑橘、蓝莓、火龙果、葡萄、石榴等水果新品种,并推广适宜本地的新技术、新模式30余项,水果产量显著提升,价值不断提高。
朱先波介绍,我市先后引进果树品种30大类,200多个,筛选出10多个适宜在十堰种植的品种,进行示范种植,这对调整十堰品种结构,推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水果产业发展中科技创新不可或缺,品牌建设、延链强链同样重要。房县城关镇围绕建设十里樱桃产业长廊,打造万亩樱桃观光园,构建起“种植、加工、文旅”一体化的樱桃全产业链,从“单一鲜果”到“多元业态”,让小樱桃成就乡村振兴大产业。累计吸引游客超30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过2亿元。
房县城关镇组织委员陈婷婷表示,未来房县城关镇将联合高校优化品种和种植技术,开发樱桃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拓展电商物流网络,打造“樱桃长廊+黄酒小镇”产业集群,计划到2026年,全镇樱桃产业综合收益将翻倍。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如今,十堰拥有“八里旺樱桃”“汉江樱桃”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武当蜜桔”入选“中华名果”。一大批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了水果产业的“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
朱先波表示,十堰现有水果种植48.5万亩 ,年产量51万吨,产值到达50亿元,水果产业已逐渐成为十堰特色富民产业,助力十堰乡村振兴。
编辑:李亚光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