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有一种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发作时如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或撕裂样的剧烈疼痛,痛到无法正常吃饭、说话、睡觉,这便是三叉神经痛。那么,什么是三叉神经痛?患上三叉神经痛该怎么办?5月8日,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健康问太和》节目特邀十堰市太和医院神经创伤、功能神经及小儿神经外科疾病诊疗中心主治医师李安荣,为大家答疑解惑。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面部剧烈疼痛的神经系统疾病。李安荣指出,其核心病因是三叉神经根在脑干出口处受到邻近血管的长期压迫,导致神经脱髓鞘改变,这种压迫被称为“血管神经冲突”。疼痛大多为单侧,以面部突然发作的阵发性剧痛为特征,具有突发突止的特点,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分钟,昼夜均可能发作。患者常常因害怕疼痛发作,而避免洗脸、说话、进食等日常活动。
针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李安荣表示,保守治疗中,卡马西平是目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最确切的药物。然而,一部分患者因无法耐受其不良反应而寻求其他治疗方法,如三叉神经的神经阻滞、射频热凝等,这些方法可以短期内缓解疼痛。当药物治疗无效或患者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时,手术治疗成为一种合理选择。目前,主要采用微血管减压术和球囊压迫术两种手术方法。微血管减压术长期有效率较高,且能够达到根治的目的,而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则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手术时间约30分钟,术后即刻缓解疼痛,特别适合高龄或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
李安荣在此提醒,患者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可以减少三叉神经痛的发作。包括避免触发疼痛的动作,轻柔护理面部;补充维生素B12和抗氧化食物;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减轻焦虑,通过听音乐等方式放松;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药物副作用;突发疼痛时立即停止活动,静坐并缓慢深呼吸。通过综合管理生活习惯、情绪和医疗干预,多数患者可减少发作频率,提升生活质量。
编辑:思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