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
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官网官微开设《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专栏,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邀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解读。现推出第五期《为什么说八项规定改变了中国》。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第五期:为什么说八项规定改变了中国
解读专家 宋福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中央八项规定针对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以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以上率下、以身作则为突出特点,全面体现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实践中取得巨大成功。“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中央八项规定这一“小切口”何以撬动党的作风建设“大变革”,源于它很好地遵循了推动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规律,即以上率下、直击问题、狠抓具体、保证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的过程,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更以其深远影响深刻改变了当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面貌,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以中央八项规定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刻改变了当代中国的政治生态、社会风气、党群关系的面貌。这些方面的改善,充分体现了党的作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彰显了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在政治生态方面,中央八项规定通过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对党内的不良政治生态进行了有效整治。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通过带头精简各类会议和文件,杜绝文山会海,注重调研实效,出行轻车简从,带动全党求真务实,有效避免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通过禁止违规吃喝、严格限制“三公”消费等措施,有效遏制了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专项检查和案例通报,对“四风”问题形成持续震慑。这使得党员干部逐渐从被动约束转变为主动践行,行为更加规范,大大优化了政治生态。在社会风气方面,中央八项规定对党的作风的治理,带动了整个社会风气的向上向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杜绝违规吃喝和高档消费,引导整个社会的消费观念转向节俭务实,社会上一度弥漫的骄奢风气得到遏制。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意识明显增强,举报公款浪费案件显著增多。这种社会风气的理性回归与传统文化节俭美德相呼应,提升了整个社会的道德境界和文明水平。在党群关系方面,中央八项规定通过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大大改善了党群关系。中央领导调研不扰民、倾听民意,推动一系列惠民政策的落地;禁止滥发福利、收送礼品,减少了人民群众对权力寻租的疑虑。全国范围内整治违规吃喝,让群众感受到党中央坚决纠治不正之风的决心;简化接待、规范服务窗口等措施,提升了党政机关为民办事的效率水平。这些都大大增强了党的公信力和执政基础。
中央八项规定将党的作风建设的成果,固化为刚性制度规范。2017年、2022年两次颁布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细化了会议管理、公务接待等要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全国范围内定期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形成持续震慑。这都为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提供了可靠保障。
上述结果作为党的作风建设成效的集中体现,对中国治理体系和社会面貌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步的关键支撑。首先,政治生态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直接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效能。中央八项规定使党风政风焕然一新,提升了决策效率和政策执行力。例如,精简会议让党员干部更多精力投入实际工作,务实调研推动了惠民政策落地。清朗的政治风气,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公信力,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奠定了基础。这种政治生态的优化,体现了党的自我革命能力的显著增强,是改变中国政治面貌的深刻变革。其次,社会风气作为社会发展的“风向标”,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公众的价值观和道德水平,对社会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中央八项规定通过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直接回应了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推动了整个社会向更加节俭理性的方向发展,有效减少了铺张浪费的现象,增强了社会凝聚力。这不仅提升了社会道德水平,还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文化支撑。这种积极转变,意味着整个社会价值观的深刻调整,成为改变中国社会面貌的重要标志。再次,党群关系作为执政根基的体现,直接关乎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稳固。中央八项规定通过治理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这不仅为政策实施提供了民意支持,也体现了党与人民关系的进一步重塑,是改变中国的重要支撑。
中央八项规定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制度化,为实现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在中央八项规定落实过程中,相关实施细则的出台以及与此配套的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的出台,使得对“四风”的治理从临时措施转为常态化长效化机制。这不仅巩固了党的作风建设成果,还为国家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央八项规定通过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社会风气、党群关系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了党的领导能力、社会价值观、群众信任和治理体系建设,触及了制约国家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这些领域的优化,有效推动了中国政治生态和社会面貌发生深刻转变。
中央八项规定之所以能够改变中国,其内在逻辑在于,以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抓住核心环节精准治理违纪问题,推动政治和生活环境的整体优化。这一逻辑从“点”的具体治理,拓展为“面”的普遍遵循,体现了党的作风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溢出效应。首先,党中央带头从具体问题抓起是其逻辑起点。中央八项规定以中央领导同志的率先垂范为起点,从具体问题抓起,精准纠治“四风”,这为全党树立了标杆。这种示范效应和精准切入,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方向和动力。其次,强大的执行力支撑落实是其根本保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过专项检查、明察暗访严查“四风”问题,定期通报典型案例形成持续震慑。这将具体问题治理转化为实际行动,保障了党的作风建设的实效。再次,直击群众关切的突出问题体现民心导向。中央八项规定通过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回应民意,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这赢得了人民群众广泛好评,为优化政治生态和改善社会风气奠定了群众基础。最后,从政治生态逐级递进到制度机制形成整体影响。政治生态的优化为社会风气的改善奠定基础,党群关系的改善深化了民心支持,制度机制的健全则为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提供了持久保障。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学习时报社、党的建设教研部、机关党委联合出品
策划:王益民、祝灵君、何忠国
监制:李莹
编辑:吴雨娟
校对:赵辉
编辑:李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