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明佳)5月3日,小长假第三天,十堰市各县市区文化体验活动热度持续、夜间经济与主题消费活跃、体育赛事与年轻化活动集聚人气、近郊休闲与乡村游持续升温、全域联动与智慧服务提升体验。
(一)文化体验活动热度持续
1、特色展览深度引流
全国首届女篆刻家展览(展至5月8日)和十堰市第四届老年书画摄影展(展至5月20日)持续吸引艺术爱好者,尤其是篆刻展通过2000余件作品展现女性艺术家的独特视角,成为文化消费亮点。十堰市图书馆举办主题书展、期刊展等线下活动2场次,线上开展馆长荐书、经典品读等活动;群艺馆老年书画摄影展,生动展现车城儿女奋进新征程。
2、非遗与传统文化融合
武当大岳城非遗舞台的武当武术、道乐展演,以及竹溪县武陵不夜城的戏曲主题活动,通过“非遗进景区”模式提升游客沉浸感。丹江口市均州码头融合机械狗舞狮、非遗斗鸡等传统与科技元素;竹溪夯土小镇通过民乐演奏与魔术互动打造“传统艺术+魔幻体验”场景。
3、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
竹溪县新科技馆推出“科技赋能·文旅焕新”科普活动,100余件互动展品覆盖物理、航天等领域,结合科普手工课吸引亲子家庭参与,推动“文旅+科普”深度结合。
(二)夜间经济与主题消费活跃
1、直播带货引爆潮购潮玩
晚18:00-20:00的“潮这看”直播活动覆盖五堰步行街、万达广场等商圈,结合机器人送玫瑰、麻子烧烤龙虾啤酒等场景,推动夜间消费热潮。
2、光影夜游产品升级
丹江口大坝灯光秀以五月天歌曲为主题,搭配摩天轮、游船观景等元素,打造多维夜游体验;圣水湖度假区通过非遗打铁花、篝火晚会等20余场演出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丹江口沧浪之星露营基地电音派对结合露天美食、灯光互动,成为年轻游客打卡首选;竹溪东门老街“月宫不夜城”全息投影灯光秀营造湖中捞月奇幻梦境。
(三)体育赛事与年轻化活动集聚人气
1、体育旅游激发活力
十堰市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暨湖北省跆拳道锦标赛选拔赛在奥体中心综合体育馆开赛。街舞联赛(竹山站)等赛事吸引年轻群体;竹山自行车公开赛串联宝丰镇与桃花源街区,形成“体育+文旅”联动效应。
2、国潮与电音吸引Z世代
房县西关印象的汉服游园、竹溪黄花沟的汉服沉浸体验,以及沧浪之星摩天轮电音派对,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碰撞吸引年轻游客。郧阳区虎啸滩景区“取经天团”汉服互动、龙韵村电竞动漫节,以及竹溪黄花沟“汉服雅韵·醉美溪谷”国潮活动,进一步拉拢年轻客群。
(四)近郊休闲与乡村游持续升温
1、采摘与田园活动受青睐
郧西龙潭河樱桃采摘、竹山西河田园的浑水摸鱼等农旅融合项目,结合“旅游+农业”模式推动乡村振兴,满足家庭亲子短途游需求。张湾区乡村旅游以月季、虞美人等花卉景观为核心,结合农家美食与非遗体验,开通免费旅游公交线路引流;竹溪大石门仙暇小镇“云端踏趣·园内拾宝”亲子项目提升家庭游热度。
2、景区惠民政策拉动客流
张湾区免费旅游公交、竹溪“惠游竹溪”门票优惠等措施成效显著。丹江口市推出门票联动优惠(如摩天轮赠消费券),竹溪实行“首违不罚”柔性执法及免费停车,有效提升游客体验。
(五)全域联动与智慧服务提升体验
1、市县文旅资源协同发力
十堰城区商圈与丹江口、竹溪、房县等县域特色活动(如上津古城灯光秀、夯土小镇魔幻互动)形成全域旅游网络,分流游客压力同时丰富选择。郧阳区通过恐龙蛋化石公园“研学笔记”黑科技、子胥湖“多巴胺巨石春游季”等差异化活动,与竹溪茶旅观光、张湾近郊游形成互补。
2、志愿服务保障秩序
武当山“小红帽”24小时值守、各县区免费开放停车位等举措,配合预约系统和实时客流监控,确保游客安全有序游览。竹溪县组织100余名志愿者提供咨询、票务协助服务,应急专班24小时在线解决问题,客源结构持续优化。
编辑:尹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