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向军 汤海涛)一季度是全年经济发展的“风向标”。连日来,湖北秦巴新材料有限公司车间内热火朝天,在这里通过合成加工,一块块平平无奇的石头变身新能源汽车电池、集成电路封装材料等领域的关键产品,企业也正从“隐形冠军”向“全球领先”迈进。
走进位于竹山县麻家渡镇的湖北秦巴新材料有限公司,一块块石头堆成小山,这些都是企业的宝贝。公司副总经理赵远东介绍,这是产自竹山县的重晶石矿,竹山县重晶石矿储量丰富,它可以生产一系列功能粉体新材料。
黑黢黢的重晶石矿被碾碎后就进入加工生产线,在经过高温窑烧及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变成了犹如面粉一样的白色的硫酸钡。
赵远东介绍,硫酸钡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薄膜材料、油漆涂料、功能塑料母粒、信息材料、光学材料、化妆品等。重晶石矿的采购价为600元/吨,加工成硫酸钡后,根据产品等级,售价在每吨4000元至20000元不等。
如何成功实现点石成金,不断提升产品价值?科技创新是企业的法宝之一。
通过科技创新,企业取得了6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发明专利,参与制定国家级行业标准7项,先后获得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质企业。
企业的另一大法宝则是技改扩能,通过引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德国哈沃自动化生产线,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赵远东介绍,自动化改造之前,整个生产线需要8到10人才能完成包装生产,引进新生产线后,只需两人就可实现整个生产线的满负荷生产,真正地实现了节能降本增效。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集成电路封装材料、光学材料、特种塑料等领域。除了满足国内市场外,还出口日本、韩国、印度、乌克兰、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和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硫酸钡供应商。目前,企业正满负荷生产,力争一季度完成产值8000万元。
编辑:李亚光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