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医药卫生学校:培养健康卫士 服务湖北支点建设

时间:2025-03-18 20:44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刘俊汶 通讯员 潘外林)健康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在湖北省加快建设“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进程中,培养高素质的健康卫士是筑牢全民健康屏障,赋能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十堰市医药卫生学校作为国家级重点、省级示范、省“双优计划”立项建设学校,是省教育厅、省卫健委备案的全省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办学单位,是市卫健委确立全市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心,是省扶贫办确定的国家雨露计划培训基地,是十堰山区基层医学人才的摇篮,承担着为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实用型专业技能人才,以及在职卫生专业技能人员继续教育和乡村医生培训等任务。

2月18日开学以来,学校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维度路径服务湖北支点建设,努力为全市乃至秦巴山区培养优秀毕业生,为区域医疗卫生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做贡献。

图片1_副本

助力基层医疗与乡村振兴

作为省乡村医生培养基地,学校承担十堰、神农架林区、襄阳、荆门、随州、荆州、孝感及周边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任务,通过定向培养护理、农村医学、中医等专业技能人才,为基层医疗机构输送技能型卫生技术人员,助力乡村振兴。

图片2_副本

专业建设与产业对接

聚焦专业建设,服务大健康产业。学校拥有省级护理特色专业,并开设康复技术、药剂等省级重点专业,其中国家级护理实训基地和省级药剂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保障,培养适配产业链的技能人才。2021年以来学校康复技术专业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深度合作,培养基层适用的康复治疗人才,服务于区域医疗健康产业的提质升级。

图片3_副本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养老服务。产教融合,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作为国家养老服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围绕湖北现代产业集群(如生物医药、康养产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与管理、家政服务与管理等新兴专业,培养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的照护人才,服务支持十堰山区地方社会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校企(医)协同育人。与32所县(市)级二甲以上医院建立实习基地,包括十堰市人民医院、东风公司总医院等,实现“教学—实习—就业”一体化,实现技能培养与岗位需求“零距离”,提升人才实践能力,确保学生“教学—实习—就业”无缝衔接。

图片4_副本

德技并修,强化职业精神塑造。一是课程思政浸润。将“生命至上”“医者仁心”理念融入解剖学、护理学等专业课程,通过抗疫医护事迹案例教学厚植职业使命感。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卫校许多学生参加了此次疫情防控工作,涌现出了以全国抗疫先进个人江世娥为代表十堰市医药卫生学校毕业的白衣天使们守初心、担使命、勇担当的故事。二是实践育人深化。组织学生参与“健康湖北行”义诊、慢性病入户筛查等志愿服务,在实践中锤炼责任担当。

图片5_副本

升学教育与人才提升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学校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开展“3+2”中高职一体化联合培养项目,例如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通过课程衔接、师资共建和实训资源共享,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升学率,为十堰山区医疗行业输送高素质基层医药卫生技能人才。

图片6_副本

技能高考与升学率。学校以升学教育为重点发展方向,通过强化技能高考辅导和综合素质教育,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满足区域医疗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技能高考上线率持续保持在85%以上,部分学生升入本科院校,提升区域医疗人才学历层次。如2024年升专科1300余人,升入湖北医药学院等本科院校达36人。

图片7_副本

成人教育拓展。开展临床医学、护理学等成人高等教育,为在职人员提供继续教育机会,助力基层医疗人员职业能力提升。

图片8_副本

政策支持与社会服务 

 贫困生资助体系。通过国家免学费、助学金及“雨露计划”等政策,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提供经济支持,确保人才教育公平性,扩大基层医疗人才储备。

图片9_副本

 公共卫生与应急能力建设。学校作为湖北省区域卫生培训基地,通过基层医护人员继续教育,支持了地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图片10_副本

区域健康产业协同发展 

学校与医疗机构、药企等形成紧密合作网络,通过输送毕业生、提供技术培训等方式,促进十堰及周边地区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助力湖北打造中部健康服务支点。

图片11_副本

健康卫士是生命健康的守护者,更是区域发展的生力军。通过上述途径。十堰市医药卫生学校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业服务、政策落地等多维度推动了十堰山区乃至湖北省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注入了强劲的健康动能,书写了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编辑:胡天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