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导睡眠监测:拯救被“偷走”的睡眠

时间:2025-02-26 11:03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君龙 通讯员 龚伟)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中,从年轻人的熬夜焦虑到老年人的失眠困扰,睡眠质量的下降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近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通过先进的多导睡眠监测技术,帮一位长期受失眠困扰的患者黄女士找到了被“偷走”的睡眠。

QQ截图20250226081311

病例回顾:失眠困扰多年 多导睡眠监测助力精准诊断

今年66岁的黄女士(化姓)家住张湾,年轻时就存在入睡困难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失眠情况愈发严重。据黄女士回忆,2022年她曾经历最严重的失眠,整晚无法入睡。长期的睡眠不佳不仅导致她精神状态欠佳,还引发了脱发和斑秃等身体问题。2025年春节刚过,黄女士来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睡眠心身医学病区寻求帮助。

入院后,医生为黄女士进行了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检查,并应用了科室新引进的多导睡眠监测技术。经过监测,结果显示黄女士的睡眠结构紊乱,浅睡眠增多,而深睡眠和R期睡眠减少。结合检查结果,医生判断黄女士患有非器质性失眠症。

QQ截图20250226081339

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 快速改善病情

在明确病因后,医院睡眠心身医学病区主任卜文芬带领团队,为黄女士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案结合了中医、西医、物理和心理等多种疗法,包括太极十三针、腕踝针、引阳入阴气息导引推拿,以及穴位贴敷、中药汤剂和重复经颅磁刺激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黄女士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她表示:“现在10点多上床,10点半左右就能入睡,早上五六点起床,精神状态也好多了。”

QQ截图20250226081529

技术解析:多导睡眠监测 睡眠医学的“金标准”

多导睡眠监测(PSG)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诊断各种睡眠问题的“金标准”。它通过监测一整夜的睡眠脑电图、眼动电图、肌电图、心电图、口鼻气流、鼾声、呼吸运动、脉氧饱和度、体位等多项生理和病理性参数,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睡眠状况及病因,从而进行精准治疗。

卜文芬主任介绍,多导睡眠监测不仅可以评估睡眠结构,还能客观评价患者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分期。它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适用于长期入睡困难、早醒、易醒、多梦的患者,以及睡前或睡后双腿不适、睡觉打呼噜且易被憋醒的患者。

QQ截图20250226081412

专家提醒:重视睡眠问题 科学诊断与治疗

卜文芬主任表示,睡眠问题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如果我们出现长期失眠、睡眠结构紊乱等问题,应及时就医,并通过科学的诊断手段明确病因。多导睡眠监测技术的引入,为睡眠障碍患者提供了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依据,也为改善睡眠质量带来了新的希望。

QQ截图20250226081615

专家介绍:卜文芬 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擅长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曾多次在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对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注重临床科研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先后在统计源期刊、国家级及省级学术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获省级重大科研成果一项,参编学术专著3部。

坐诊时间:周三上午

科室介绍: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睡眠心身医学科是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第二批国家心身医学整合诊疗中心;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联盟单位。是省级临床西医重点专科及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也是省级精神心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湖北医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实践教学基地。

科室有专科医师18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8人。配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MECT)、经颅磁治疗仪(rTMS)、睡眠呼吸监测仪(PSG)、生物反馈治疗仪、失眠治疗仪、心理CT、脑波治疗仪、音乐治疗仪等先进诊治设备。

编辑:龚亮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