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林 通讯员 朱登宝)2月17日,国网湖北黄龙滩电厂运行操巡班人员在2℃低温天气下,对全厂数十个端子箱展开特巡测温工作。他们创新运用“望闻问切”诊法,对设备展开精密特巡,确保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看这个端子排,表面有细微凝露。”8时,操巡班班长戴伟民打着手电对220kV开关站3号发变组出口断路器黄13接线端子箱进行“CT式”扫描。寒风的户外,他像中医把脉般逐一对着设备外观检查:电缆标识是否清晰、引线接头是否松动、密封胶条有无老化、柜门闭合是否严密,加热驱潮装置能否自动投入。
“你闻到味道了吗?像是绝缘材料烧焦的糊味儿。”安全员郭正雨蹲在110kV开关站1号发变组出口断路器黄21单元汇控柜室门口,鼻子贴近箱内细细嗅探辨识。经验丰富的他深知,细微的异味可能是长时间运行,发热严重导致局部炭化起火的前兆。细细排查发现温控器手自动切换异常,以致于加热片持续加热,长期运行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甚至发生火灾风险。他立刻通知试验班检查,将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
“最近端子箱还有没有出现过焦糊味儿?”“除湿装置自动启停顺利吗?”“上次检修时更换的密封垫材质如何?”在控制室,运行分场主任朱天兵对值班员进行着“三问三查”。他们通过追溯设备台账、调阅历史数据、比对运行参数,建立起“设备健康档案”,将四五个老旧端子箱列为重点监控对象。
“35℃,正常。”技术员余芳手持红外测温仪,像握着听诊器般在户外设备及端子箱内游走。她经验独到的重点部位巡查法——穿墙套管T接、刀闸触头、二次线鼻头,能精准捕捉到0.5℃的温差变化。针对发现的3处异常发热点,现场开具“电子诊断书”,联动检修班组实施“靶向治疗”。
夜深了,远方的城市已是万家灯火。黄龙滩电厂值守人员仍在寒风中重复着标准化的巡检测温流程。“每排查一个端子箱,就多一份安心。”他们用冻得发红的手记录下第962组数据,用坚实的行动守护着光明。
编辑: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