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访谈 | 十堰经开区:坚持强产兴城 推动能级跨越

时间:2025-02-21 08:29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汽车制造业的沃土,聚集上千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具备生产70多种车型、年产50万辆整车能力。作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经开区,如何在服务湖北加快建成支点中展现更大作为?十堰广播电视台新闻专栏“服务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访谈”,今天专访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

找准定位 争先进位

2月21日(4)

问:全省“新春第一会”对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做出全面部署。作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经开区,如何在服务全省支点建设中,扛牢使命、担当作为?

市政府党组成员、十堰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胡先平:

全省“新春第一会”发出了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动员令”,市委市政府以能力作风建设“破题之笔”书写了全市的“奋进之卷”,明确提出“五个加快建成”,以十堰节点之为服务湖北加快建成支点。十堰经开区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工作部署,自觉在支点建设中找准国家级经开区的“位”与“责”,奋力建设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湖北自贸区十堰联动创新发展区,努力实现争先进位。

聚焦三大措施 服务支点建设

00

问:围绕服务湖北加快建成支点,十堰经开区将在产业提能升级、推进产城融合和深化改革开放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市政府党组成员、十堰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胡先平:

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坚持“商乘并举、油电并重、整零协同”,加快建设十堰“车路云一体化”先行区,推动赛力斯、易捷特、东风特汽、世纪中远等整车企业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转型,力争培育2家产值超百亿元、2家产值超50亿元企业。支持宝路、帕菲特、盾甲等专用车企业深耕细分市场,向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转型,新培育3家产值超20亿元企业。推进零部件企业技术改造,加快从商用车向全系列多车型转变、从传统燃油领域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变,力争2025年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5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高标准规划建设科创走廊,建设大学科技园、科创金融港、3至5家新型研发机构,搭建以“用”为导向的科创供应链平台。

着力打造“人城产”融合发展生态圈。抓住城市向东发展机遇,高水平编制十堰经开区总体规划,优化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科学划分生活区、商业区、科创区、工业园区、生态区等功能分区。完善立体化交通体系、全过程教育体系、高水平医疗服务、多元化配套设施。新建高品质高中和大学校区,建设星级酒店、商业综合体、医养融合中心和区域供暖中心,打造环山、联水、贯城慢行系统和滨水景观。实施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和高质量便民生活圈,推进高品质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打造宜居宜业、职住平衡、产城融合的现代化开发区。

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探索“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围绕“扁平化、高效化、法治化”改革目标,重构管理体系、压减管理层级、优化职能设置,推动人员力量向一线聚力,不断优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提升企业信用等级,推动并购重组,加快向市场化、实体化、产业化转型。聚焦自贸联创区建设,积极推动保税物流中心(B型)、跨境电商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接续做好全国、全省自贸区改革成果复制推广,推出一批首创性、集成性、引领性的创新成果,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锤炼干部能力作风

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

2月21日(6)

问:十堰经开区如何以能力作风建设保障目标任务落实?

市政府党组成员、十堰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胡先平:

使命在肩,唯有实干。十堰经开区将以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年”为抓手,扎实开展全员培训,加强对外交流学习,抓细抓实一线练兵,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企业等工作中锤炼干部能力作风,促进全区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提高工作标准、提高落实能力,以“拼、抢、实”的作风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全媒体记者 徐静 陈熠林 通讯员 刘爱理)

编辑:张红艳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